第490章 建文帝的文青病 (第2/3页)

脑,一边点头,一边夸赞道:“这山南国的世子唐纳德,倒是练得一笔绝好的书法,汉字在他手中写出了一股别样的味道,追求生拙之趣,毫无造作之态,有古韵,有锋锐,又有一种‘颜骨赵姿’之美,自成一格,还有有一种飘逸空灵,风华自足之感,端是不凡!细瞧之下更是了不得,舒服,真舒服,让朕犹如腾云驾雾一般,那笔画翱翔于天穹,清新脱俗,痛快淋漓!尽得其妙,尽得其妙,厉害,王伴伴你来看。”

王中一脸讪笑地道:“陛下,奴婢不识字……”

王中这太监,这几年虽然偷偷地学习了认字,但是文化水平还是很低的,有些个字他都认不全,自然不懂欣赏什么书法。

还有,他也不敢让朱允炆知道他识字,所以哪里敢搭腔,不见那德子是如何死的吗?王中打小伺候朱允炆长大,自然更懂得朱允炆的性子。

皇上对宦官是什么态度他太清楚了,宦官在皇上的心中可算不得是个人。要是被皇上知道了自己识字,还不活活剐了自个?哪怕自己伺候了他多年,也不管用!

“呵呵,也对,看朕糊涂的。不懂没关系,朕给你说说,这字写得太好了,你看,这样的字体真是见所未见,莫非是那山南国世子自创的吗?字体欹侧倒也罢了,让最让朕欣赏的是整个行书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用墨也非常讲究,线条粗细对比强烈,许多笔画的提按转折不甚经意,结体不屑精思巧构,任其自然,一派‘天真自然’之趣!”

朱允炆对着国书开头几行套话,赞不绝口,“单单这布局来说,就有一派书法大宗师的气象,实在让朕见猎心喜,这唐纳德若是我大明的子民,朕非召他来身边不可,可惜啊,可惜……”

王中听了朱允炆的话,更是惊得说不出话来了,哪怕他的文化水平不高,也知道自创一种新字体有多么困难。家世、天赋、悟性、刻苦缺一不可,那些个行书大家、书法大宗师,哪个不是在综合了前人的基础上,再慢慢根据自己多年的刻苦努力修缮,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而这些,都不是一年两年所能办到的,非浸淫数十年不可,世上绝大部分人穷及一生都不能得门而入,那山南国世子好像才十七八上下,还是个番邦小国的蛮夷,居然能写出让皇上如此动容的好字!?

这当真是蛮夷小国世子写出来的行书吗?王中的心中发出了疑问,随即又晒然一笑,这可是正式的国书,既然会同馆报上来说是那唐纳德所写,难道那山南小国还敢找人代笔不成吗?这岂不是欺君?欺君之罪可不是开玩笑的,山南小国岂敢冒这样灭国的风险欺骗皇帝玩?

王中哪里知道,世上还真有人敢明目张胆的欺骗皇帝,而且这个骗皇帝的人,还即将冒充使团来到皇宫,接受皇帝的国事外交接待。

当然,在这国书上的字体朱久炎倒是没有欺骗他们,真是他亲手写就,他模仿的是后来的书法大家董其昌,董其昌现在还没有出生,自然就无人识得他的字体。另外董其昌的书法集各家所长,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既有飘逸之美,又细腻圆润。

朱久炎从小就有刻意模仿的意识,他的书法从小经过名师曾言的指点,又有自己常年的勤学苦练,自然不凡。但是,将朱允炆的文人病都吸引出来了,却是连他都没有想到的。

“这个山南国世子唐纳德很不错!单单这手书法,就足以名动天下。”这是一句由衷的赞叹,随即,朱允炆却又情不自禁地再叹了口气,相较他自己的行书,这封国书的行书明显要高了不只一个档次。

朱允炆喜摹柳书,而且难得可贵自成风格,可惜,柳楷法度森严,差一毫则失千里,极不好学,非有志者不能成也。

朱允炆的行书虽然也到了一定的境界,但是由于性格的原因,他在行书上一直未臻顶尖。

反观朱久炎这模仿的董其昌书法,则是汇聚了历代名家的特点,几乎挑不出任何瑕疵。

朱允炆一边看着国书上的文字,心里却是在想,这个山南国国世子,说是只有十六七岁的年纪,可就是这样的年纪,偏偏在行书之上,就有了书法大宗师的气象,莫非他蹒跚学步时就开始学习行书了吗?

否则,又如何会在这样的年纪,就达到这样的境界?

越是想,越是觉得不如,越是让他百思不解,朱允炆在心里苦笑一声,只怕这只能用天纵之才这四个字来解释了。

感叹之后,朱允炆才恋恋不舍地从欣赏行书的意境当中抽离出来,定睛去看国书所书写的内容。

开头的套话之后便是真正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