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快宣太医——! (第2/3页)

徐辉祖喝道:“这个时候,你还管什么伤亡?我是让你狙击叛军的涉河,哪怕用命填,也要将他们的密集阵型给本公破散开!”

郭镛连忙答应一声,赶紧下去指挥反击。

湘军的火炮阵地朝着羊马垣不断地开炮轰击。即便羊马垣内的官军在郭镛的组织下用命反击,可弓箭和床弩也受到了凶猛的压制,时刻都有官军惨叫而死。

羊马垣在纯冷兵器的战斗当中,确实是一种很好的防守办法,但是面对射程上比洪武大炮优秀的湘王炮,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了。

可以说羊马垣里的官军只是在用生命,消耗朱久炎的弹药而已。

看到这种情况,徐辉祖有些后悔听从朱允炆的命令出城建立羊马垣据守。

几番接触下来,他已经清晰地知道,官军兵马兵器不如湘军、兵员素质不如湘军、士气也不如湘军……集合可以说是样样都不如,这怎么能和他们在城外打野战呢?

只是用将士们的性命拖延时间而已。反正城内的守城兵马足够,能够多拖延点时日就多拖延点,这或许就是皇帝的想法。徐辉祖这一刻忽然对朱允炆的做法,也有了一些反感。

但现在没有时间考虑这么多了,湘军的阵列已经靠近到外秦淮河岸边百步左右,从他们的阵型和姿态来看,明显就是打算徒涉外秦淮河构成的护城河。

在这样的敌人面前,临阵动摇那就是在找死,只能拼死一搏了!

想过河要问过我徐辉祖!

徐辉祖右手重重放下,南京城楼上的襄阳炮炮手们用网兜兜住了十几个数斤重的陶罐,点燃后长长的引线,然后奋力拽动稍绳,将襄阳炮的连杆悠的一下甩起,连杆尾部的网兜就甩到高点,于是十几个陶罐炸弹带着燃烧的引线飞出网兜,向着百步之外的湘军军阵飞了下去。

这种陶罐炸弹并不是徐辉祖发明的,而是郭英的创造,郭英曾经用这种陶罐炸弹埋于地下,炸伤过北元士兵,取得过大胜。徐辉祖从中受到了启发,陶罐炸弹既然可以埋于地下,为什么不能被襄阳炮打出去呢?

若是用网兜网住,更是能让一台襄阳炮打出十几枚,这陶罐炸弹专门往军阵里打就行,又不需要瞄准,岂不是比洪武大炮的攻击力还强?并且洪武大炮还打不出襄阳炮的距离。

大安德门上一共有两百架襄阳炮,两百架抛石机先后运作起来,参差地扔出了两千多枚陶罐炸弹,在半空中黑压压的一片,然后又仿若雨点般地砸进了湘军军阵之中。

嗤嗤嗤!

轰!

轰轰轰!

地动山摇的爆炸声响起。

远处的朱久炎只觉得脚下的大地都在剧烈晃动,惊愕放眼望去,涉河过水的队伍之中,整整上百丈方圆的湘兵全部倒在地上双手捂头。

数百丈长的轰炸范围内,湘军士兵们几乎全部被笼罩在陶罐炸弹的打击范围内,山崩地裂般的爆炸声过后,接着又是一片凄厉得如同杀猪般的惨嚎声,鲜血甚至白花花的“豆腐脑”从头顶哗哗流下,场面非常血腥惨烈。

朱久炎都有些呆住了,他没有想到徐辉祖居然能够想出用襄阳炮投射“土手雷弹”的守城招数。靖难以来的顺风顺水,都已经让朱久炎忘记,官军也有火器,官军也会扔炸弹……原来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挨炸弹的袭击……

还好湘军将士的战斗素养过硬,哪怕出现了重大伤亡,他们也没有被吓住,反而还被激起了凶性,加快了涉河的速度。

也幸好襄阳炮的命中率极低,徐辉祖发射两千枚陶罐炸弹最终命中的才不过五百多枚,其余的一千多枚全都洒入了外秦淮河中。

比起十多斤重的石弹来,数斤重的陶罐炸弹显然是轻了很多,落入江水中的响动也小,就连水花都激不起多高来,倒是真像冰雹落入水中的动静。

一千多枚陶罐炸弹就这么“咚咚咚……”地地沉入江底,湘军的士兵身边水花四起,一时间外秦淮河犹如开了锅的沸水一般,看得徐辉祖好一阵心疼。

徐辉祖这个魏国公、托孤重臣之首虽然看起来显赫无比,但其实朝廷的大权之前一直掌握在方孝孺、黄子澄和李景隆的手中,他正真掌握朝廷大权的时间,其实还没有十天。

就在这十天之内,兵库司只能按照他的要求,加班加点才制作出一万八千枚陶罐炸弹,这一下就有将近一千枚打了水漂,他能不心疼吗?

但是这种浪费是必须承受的,就像湘军才刚刚过河已经付出了几百人的损失,等会儿还可能会招致更加惨重的代价,甚至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