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熊孩子就得打 (第1/1页)

“师父,消消气……,先生,消消气……” 方想感觉事态渐渐有点失控的倾向,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于是他赶紧苦笑道:“先生,事情是这样的,因为字我都认识,算术我也都会,所以我去汇星阁借书看就可以学习山川地理,修道常识之类的知识,最近又忙于修炼,所以才没来听课。 并不是先生您的课不好,我确实在先生的课上受益良多呢。” 说罢,又忙不迭传音给云姝。 “师父,您也消消气,让我来分说吧,还有,感谢师父关键时刻来撑场子。” 任易闻言,面色缓和不少。 云姝也是微微点头。 “方想,既然你说字都识得,算术都会,我便考你一考,如若你能对上,我便不再追究你旷课之过,往后来不来也随你心意,如何?” “可以,但我若能对上,还请给我一炷香时间盘查小白下落!” “可!” “请先生出题!” 任易捻着胡子走了几步道:“关于识字,你只要在一炷香内作出一首诗并誊写下来,便算你过关!” 方想心内暗笑一声,正想张口来一首唐朝李杜们的经典七律,忽然任意先生又加了一句。 “不得是世上已流传之诗句。” ‘呃……’方想内心急转。‘七百年前那一批,不知道会不会拿唐诗宋词来装啊!以防万一,还是不能用了……那时候差不多是元代,但是元朝和清朝的诗我不熟啊!开国伟人的诗……会的几首也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不行不行!’ 方想横踱了几步,心念电转。 ‘有了!之前看书时,发现蓝火星的上古神话与祖国的如出一辙。盘古开天、夸父逐日、女娲造人、炼石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直到人族兴起,至王朝更迭时期,历史的记录才不一样。 ‘上辈子’也算半个文青,倒也信手写过几首小诗,有一首倒是恰好可以拿来过关。’ 想至此处,方想站定,手一伸。 “笔来!” 云姝淡淡一笑,手一挥,纸笔便现于方想的课桌上。看她神情,倒是丝毫不慌。 方想信手提笔,边写边念。 “敢效夸父逐金乌,莫愁精卫断沧海!” 云姝美目一亮,心中暗赞。 ‘前辈当真好气魄!’ 任易也是捻须微微点头。 “何惧前路无人随,勤修因果风自来!” 任易眼睛一亮。 “如此年纪,当真好气魄!后两句,点睛之笔!这一关,过了!” 底下坐着的同窗们,神情各异,有佩服的,有酸的,更多的是一脸懵的。 听不懂! 方想微笑作揖。 “先生,请出下一题。” “题目早想好了,就考你一件昨日刚遇到的事吧。 本门有位长老,育有一朵九品雪莲,此莲每七日须往灵池内加入六升雪泉,但前日六升的桶被徒弟弄坏了,现在只有五升和七升的桶,请问,如何才能打出刚好六升的水来浇雪莲?” 方想微微一怔。 【真·小学难度!】 略一思考,方想便胸有成竹道:“第一步,将五升的小桶打满水,注入七升的大桶,然后小桶再次打满,往大桶注水,直至大桶装满,接着将大桶水全部倒掉。 此时,小桶余水三升。 第二步,将小桶的三升水倒入大桶,再次打满小桶,往大桶注水,直至大桶装满。然后将大桶水倒掉。 此时,小桶余水一升。 第三步,将小桶的一升水倒入大桶,再打满小桶,全部注入大桶便可得水六升! 当然,反过来亦可,但,大桶往小桶倒水,容易洒。” 任易哈哈一笑道:“倒是我看走眼了!你来听课的确有些浪费光阴了!”说罢,朝底下的学生们沉声问道:“有谁见过小白?”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做声。 “先生,让我来吧!”方想欠身一拜。 任易点点头,饶有兴致地看着方想。 方想走到中间一位人高马大的同窗桌前。 “唐帅!你把小白放哪了?” 唐帅闻言,勃然变色。 他一拍桌子站起来道:“你凭什么说是我藏的?” 方想望着比自己高一个头的唐帅,温声笑道:“我再给你一次机会。” “说了不是我!”唐帅抱臂而立,居高临下,轻蔑的看着方想。 “区区后天一层,还敢威胁本少?” “刚才先生问询之后,大半同窗都看向你。”方想依然温声言语。 “那能说明何事?大家看我,可能是觉得我比较帅呢!” 唐帅无所谓地说道。 “哦?不见棺材不掉泪吗?” “就凭你?”唐帅说罢,伸手推向方想脑袋。 仗着身高优势,修为优势,他想狠狠羞辱一下方想。 但是…… 作为方想师父的云姝长老为何嘴角含笑,无动于衷,一点要来护犊子的意图都没? 唐帅虽想到这个问题,但是却没时间想明白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