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部分 (第1/4页)

右哺系搅苏饫铩�

到了接近下午三点钟的时候。风雪开始减弱,气温更加降低,但是双方之间的战斗却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

“推过来!推过来!”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的拉斯韦特村内,刚刚赶到这里的一支明军步兵部队正在奋力将许多门反坦克火炮送入村子里面。

在双方的装甲部队激战的时候,步兵们也没有闲着,他们纷纷进入阵地进行作战。不过相对于那些在深达一米多的雪原上挣扎的德军掷弹兵。明军步兵因为掌握着拉斯韦特村,他们就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因为双方装甲部队之间的战斗就是爆发在拉斯韦特村的村外,战场边缘距离拉斯韦特村的直线距离不过二三百米而已。这么点点的距离对于反坦克武器来说简直就是在直接打击目标之内。

明军的半履带运输车很快就越过雪原将一门门的反坦克炮给送进了拉斯韦特村之中。步兵们架设好炮击阵地之后立刻向着不远处的德军装甲部队射击。

此时已经下了一整天的大雪已经渐渐开始消散,能见度的增加大大加强了明军反坦克炮的命中率,侧翼遭到打击的德军装甲部队很快就损失惨重。

一直都在前线指挥战斗的豪塞尔敏锐的发觉了明军的动作。他急忙命令德军掷弹兵部队向着拉斯韦特村发起攻击,试图夺取这座村庄。同时豪塞尔还给各个师的自行火炮部队下达了轰击拉斯韦特村的命令。

自行火炮部队是指望不上的。随着能见度的增加,双方的前线炮兵观察员们很快就能够观察到自行火炮射击时候激起的漫天雪花。德国人的自行火炮部队还没来得及向拉斯韦特村进行几轮炮击,明军的炮弹就飞了过来。双方的自行火炮部队开始了炮火压制与反压制的激烈战斗。

至于德军的掷弹兵。德军装甲部队用来运输兵员一般使用的都是卡车,他们的装甲车和半履带式运输车的数量不多。一般情况下这肯定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现在是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气条件下而且还是在厚厚的积雪之中行军。刚刚从遥远的西欧开过来的德军当场就麻爪了。

与之相反的是,明军早在两个多月之前就已经在张诚的指示下加强了冬季作战的准备工作。大量的装甲车和半履带式运输车被装备到了军队之中,这些部队哪怕是在厚厚的积雪之中也能以不慢的速度前进。这就是双方之间国力上的差距。

大明能够为自己的军队提供他们需要的东西,而且是快速的,大量的提供。但是德国人却无法做到。或者说,他们无法大规模的做到。德国人的工业生产已经达到了极致,但是却远远无法与强悍的大明相提并论。

德军的掷弹兵们一个个穿的犹如北极熊一般囊肿,死死趴在车上感受着自己脚下的车辆发动机发出无力的悲鸣。因为之前并没有想过要投入到冰天雪地的俄国战场上来。这些从德国本土紧急增援来的军队都没有做好细致的冬季作战准备。就像是他们装备的汽车发动机都没有进行细致的冬季防寒处理,现在趴窝了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失去了代步工具之后。这些德军掷弹兵们只能是下车用自己的双脚赶路。在现在的天气条件下在雪原之中跋涉,哪怕是久经训练的军人也会很快就消耗完自己的力气。

许多汽车质量不错,能够搭载着汽车继续前进的德军也不好过。虽然他们不需要像是自己的战友们那样在雪地之中摸爬滚打,但是当他们已经很慢的速度靠近拉斯韦特村的时候,村庄里面的明军立刻就调转炮口将一辆接一辆的德军卡车打成了火球。

许多受伤的德军掷弹兵们倒在雪地之中,身下泊泊流淌的血渍很快就被冻结成了冰疙瘩。失去了温度。而这些凄厉嚎叫的士兵们如果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那他们因为伤口导致的失温很快就会要了他们的命。这就是为什么说受伤就死定了的原因所在。

明军普遍装备的75毫米反坦克炮的重量很轻,和号称打坦克神器的88毫米高平两用高射炮比起来那可真是轻的多。这种火炮的机动能力很强,挂上运输车辆就能够拖着到处跑,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能够这么快就赶到这里的原因。至于88毫米高射炮。在现在这种天气条件和道路条件下,那些重达数吨的大家伙们根本就来不了战场。

德国人的卡车因为是在雪原上行动,其速度之慢简直让德军掷弹兵们崩溃。对于这些装着防滑链在雪原上慢吞吞前进的卡车,明军炮手们简直就是在打靶子。

看着一辆接一辆的卡车被打坏,看着一车接一车的官兵们伤亡惨重。这种天气下依旧是满头大汗的德军掷弹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