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1/4页)

路之缘和君墨分别带着一支装甲部队从邓迪镇的两侧绕了过去,准备合围这里的布尔人。眼看事不可为,布尔人总司令茹贝尔将军绝望的下达了分散撤退的命令。实际上就是部队混乱到无法进行组织,只能是采用各自逃跑的办法。至于最后能不能逃出生天那就看个人的命运了。

事实证明。骑乘着战马的骑兵们哪怕是逃跑都跑不过坦克装甲车。更别上天空中还有着战机在盘旋。天空中的飞机每一次俯冲都会带走一批布尔人民兵的性命。

马匹的速度不慢,可是它们不可能长时间的连续奔跑。在邓迪镇外围广阔的荒野上,大量的坦克装甲车卡车扬起漫天的灰尘四处追击着那些溃散的布尔人。反击无效,逃跑无门的布尔人大部分都选择了下马投降。同时还有许多人被打死。其中就包括一批布尔人的高级军官。

德拉瑞将军在撤退的时候不慎坠马,身负重伤不治身亡。梅厄将军被包围之后选择了投降。之前进驻莱迪史密斯镇准备进攻德班港的超过两万名布尔人最终能够逃出生天的不足千人。其中就包括他们的总司令茹贝尔将军和著名的黑将军克龙耶。

仅仅持续了两天的战斗,大明装甲部队就在陆航的支援下,以不过万人的兵力歼灭俘获了近两万五千名敌军。摧毁大量物资,同时占据了重要据点莱迪史密斯镇和邓迪镇,打通了前往比勒陀利亚城的道路。

在摧毁这支布尔人的军队之后。从邓迪镇沿着铁路线前往比勒陀利亚的路途之中就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布尔人军队存在。至于那支远在西开普敦的布尔人军队。除非他们化身为空降兵,否则绝对不可能赶在张诚前面进入比勒陀利亚。

大明装甲部队和陆航的取得的战果通过各国记者们的报道迅速传遍了全世界。世界各国的人都为之惊叹与畏惧。

能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之内就取得如此骄人的战果,而且大明军队本身的伤亡很低,总伤亡人数不过千余人。这种战斗力极大的改变了这个时代的战术思想与理念。大批专家们开始研究这场让他们无法理解,超出传统作战模式的战争。同时,各国对于大明的评价重新起了变化。例如美国人当即就全面撤走了自己的飞行队残部。

这些都是张诚想要的,不过他现在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张诚现在忙着带领自己麾下士气爆棚的部队前往布尔人的首都,去夺取这个天大的荣誉。

首登之功在大明军队之中依然存在。不过已经不是登上城墙。而是攻占重要目标。还有什么目标能够比敌国的首都更加吸引士兵们火热的目光?

上万大军和成百上千台各类车辆好似一条长龙一般呼啸着在南非北部的荒野之中纵横驰骋。组织混乱的布尔人根本就无力抵抗,甚至他们刚刚集结起来力量就会招来大批飞机的猛烈轰炸。在这种情况下。张诚很快就带着自己的军队冲入了比勒陀利亚城。

这座以布尔人著名领袖比勒陀利乌斯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内种满了不同的花草树木,景色非常优美。一月份正是这里最热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花团锦簇。不过这一切在占领军进城之后就被改变了。

张诚绝对不是正人君子。他麾下的大明军队同样也不是带着贝雷帽的维和部队。他这次来就是为了抢劫的,从布尔人的手中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金矿抢走。至于士兵们顺路发点小财什么的张诚压根就不在意。

布尔人并没有在比勒陀利亚城组织大规模的抵抗。因为他们的手中没有什么抵抗的力量。布尔人最后成建制的部队还在拼命从西开普敦向着这边赶路呢。不愿意将首都打成废墟的布尔人宣布比勒陀利亚为不设防城市,随后政。府机构全部撤走。将自己的首都拱手交给了张诚。

实际上张诚此时也不好过。他几乎已经到达了极限。

张诚麾下的这些车辆,无论是坦克装甲车还是卡车什么的,已经有许多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故障。许多车辆因为故障而被抛弃在了路上。

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肯定无法和现代时空相提并论。张诚麾下的这些车辆能够维持到现在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历史上德国装甲部队第一次出击的时候抛锚了一路,压根就没有投入任何战斗之中。成为了全世界的笑柄。

除了车辆故障之外。随着战线的拉长,张诚的油料和弹药也都快要达到极限水平了。因为没有火车头和车皮,从德班到比勒陀利亚的铁路线没有起到作用。而全靠汽车运输的话,从德班运到前线的汽油大部分都被运输车辆给用掉了。张诚的装甲部队进入比勒陀利亚的时候,许多车辆直接就在城内的道路上彻底熄火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