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 (第1/4页)

杨波听到这话满头大汗,温体仁这是埋怨他送礼太轻了,当下赶紧说道:“大人放心,温管事能到登州再好不过了,小人却也有些来钱的法儿,只是事务繁杂,一时无暇他顾,杨波惭愧无度”

温体仁哼了一声,用手敲了敲车壁,马车缓缓的停了下来。

“多谢大人救命之恩,小的这便去了”杨波知道该说的都说完了,便磕头告辞。

“救命之恩?”

温体仁轻笑了一声:“知闲,日后还不知谁救谁呢?”

杨波大惊,问道:“大人何故出此不详之言?小人鲁钝,还望大人告之?若是有谁与大人为难的……”

温体仁不答,却反问道:“知闲如何看待东林党人?”

杨波想了想道:“一帮不畏明论,不惧清议,吸人膏血,啖国正供,把持朝政,浊乱官评的伪君子而已……”

温体仁大笑道:“好,伪君子,知闲所言不错,不过老夫又问,何为道德?”

杨波沉声道:“小人不知何为道德,小人只知道德即自律”

温体仁愣了一会儿,仔细抬眼望了望杨波,这才缓缓说道:“东林党人核心教义无非是以期道德,重整道德,知闲,为何东林党要把持道德?”

杨波答道:“杀人!”

温体仁赞许的点头:“不错,杀人,知闲如何应之?”

杨波一脸煞气,没有说话。

温体仁大笑道:“知闲莫非又动了杀机?有些事,用刀子是解决不了的,有些人,用刀子也杀不完的!”

见杨波迷茫,温体仁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如此而已,老夫素来信奉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切记!”

临下车时,温体仁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叮嘱道:“知闲,有些人的银子是拖欠不得的,你好自为之罢。”

温体仁的马车已经消失在了街角,杨波还在愣愣的回味着温体仁的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相公,走吧!”一双柔夷拉住他的手,杨波终于回过神来,看到秀才,犊子,小五这些人,杨波突然豪气万丈道:“走!”

第七十六章剃头辽人

杨波狼狈的踏上了回乡之旅,只为多嘴说了两句话,不但上下使银子到处打点,关键是在目前大好局面下必须贸然进攻鞑子,而且想低调都不行,众人都在虎视眈眈盯着旅顺呢!多嘴的后果可谓损失惨重,但后悔有什么用?现在最迫切的是如何度过难关才行。

八月二十六日,杨波回到登州,打发陈碧莲等先回旅顺后,杨波带着小五先去拜见严坤之,没想到严坤之当着登莱府无数大小官吏的面把杨波骂得的是狗血淋头,又命他跪在府门前反省,多有李惟鸾,尚可喜,谭应华,周光壁等人为之求情,严坤之怒火未消,不许。

杨波想起温体仁的教诲,虽然有众人指指点点,杨波跪在那里坦然自若,只是心里寻思着温体仁的想法。

温体仁对付东林党用道德杀人的手段采取的是自律的办法,他在位八年,东林党虽然群起而攻之,但却像狗咬刺猬无从下手,私生活方面几乎挑不出温体仁的毛病,反而被温体仁用“行伪言坚,当朝之少正卯”阻止了理学大儒刘宗周的晋升之路,又毫不犹豫的把这位大儒大骂崇祯帝的泼妇丑态和言论抄录下来送给了崇祯帝,用“杖母不孝”和“奸妹”的罪名磔杀东林大儒郑鄤,手段毒辣,一击致命,果然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这些杀招对付伪君子东林党人非常的好用,但迫于时代的局限性,温体仁能做的无非就是拼命防守,有限反击,他对东林党把持士人阶层,控制舆论方面却是毫无办法。把他写入奸臣传就是东林党最好的报复,但他杨波不是温体仁,东林党的核心在于所谓的“重振道德”,这固然冠冕堂皇,但核心仍然是排外。他们把自己树立成为一个评定善恶的标准。并要求建立一种得到社会全体公认的道德,这本身就是一种狭隘的小集体思想和狂妄的幻想,他作为一个穿越者,除了杀人外,有的是其他办法对付东林党。

就在杨波胡思乱想的时候,一双脚站到了他的面前……

宗元方尖声笑道:“知闲。今日为何狼狈如此?”

看到宗元方幸灾乐祸的样子,杨波心里怒气冲天,嘴上却笑着回道:“监军大人,严大人要杀我,还望监军大人救我一救”

看杨波说得严重,宗元方假意吓了一跳。尖声道:“怎会如此?知闲做了何等大事,竟惹得巡抚大人要杀之而后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