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部分 (第1/4页)

而就算是张巡的将军之位,也是一个摆设。

真正的统兵上阵,肯定不会轮到他。

这距离他们出将入相的最初抱负,相差甚远。

但是四人也不是真的腐儒,他们很清楚的知道他们不适合找李建成的麻烦。

至少现在不行。

长歌门不会支持他们反对李建成。

因为现如今的李唐朝堂之上,几乎已经被儒家一手占据,出自长歌门的人不在少数。

他们四人武功虽然高强,但是在长歌门内的影响力、在儒家内部的影响力,和一些老人还是相差甚远。

所以,满心烦闷之下,他们只能饮酒作乐,吟诗作对,来打发无聊的时间。

他们四人也的确是文武全才,这段时间。他们互相之间,已经诞生了不少传世名篇。

比如现在,李白摇摇晃晃的站起身来。一壶酒从他的手中高高举起,倒向他的嘴里。

一壶酒至少撒了半壶,但是李白却没有丝毫在意,其他三人更没有半点表示。

他们知道,李白这是诗兴大发了。

四人都是长歌门少见的奇才,但是在作诗方面,李白却是最为天才的一个。

他的思维天马行空。经常在别人毫无感觉的时候,就来了灵感。

现在很明显,李白又突然产生灵感了。

杜甫、王维和张巡都将注意力放在了李白身上。没有察觉到有四个脚步声在轻轻的走来。

李白也没有让他们三人失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杜王张,三师兄,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汉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好……”

李白这首诗一出,众人齐齐叫好。

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

在这首诗里,他演绎庄子的乐生哲学,表示对富贵、圣贤的藐视。而在豪饮行乐中,实则深含怀才不遇之情。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

“太白,这首诗叫什么名字?”杜甫问道。

“既然是今日的饮酒诗,便叫《将进酒》吧。”李白道。

“确实是好诗,可惜,怀才不遇,也要看一下,是真的君主没有眼光,还是自己没有才华。”一道冷冽的声音突然在场间响起。

“谁?”李白四人才猛然醒觉,居然被人摸到了身旁还未察觉。

简直不可思议,毕竟四人可都是大宗师。

虽然儒家的大宗师在战斗力上可能不及一般的大宗师,但是境界可是实实在在的。

李白杜甫等人抬头看去,这才看到,这个园子中,不知何时已经出现了四人。

四位剑客。

尽皆白衣似雪,神情孤傲,有若天山雪莲,孤高绝世。

李白等人的瞳孔猛然收缩。

四位大宗师,剑道的大宗师。

而且与他们完全不同,从身上自然流露的气息就可以看的出来,他们之间,完全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

叶孤城、西门吹雪、燕十三和谢晓峰,这四个人,任何一个,都不是李白他们可以比拟的。

“敌人。”李白迅速确定了来人的身份。

毕竟,现在叶孤城他们的资料已经算不得绝密了。

青龙会的堂主,无疑是现在江湖上最顶尖的人物之一。

他们的肖像,并非秘密。

只是,他们按说此刻应该在拜剑山庄参加名剑大会才对,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关于这一点,李白已经没有时间继续思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