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 (第1/4页)

但是能够赢得如此干脆利落,实在是远超众人的想象。

一招,仅仅一招,就击败了曾经登上过天榜,号称两百年来第一天才的玄澄。原随云的实力,未免也太过可怕了一点。

不过还是有眼尖的人注意到,原随云的脸色也略微泛白了一些。很明显,刚刚那一剑的消耗不小。而且,玄澄的金刚不坏神功和拈花指力,又哪里是这么好接的。

说到底,原随云现在也只是一个宗师而已。

他和玄澄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的这么大。

这次原随云能够取胜,在于原随云的布局和先声夺人,还有倚天的锋芒。

从一开始,战斗就进入了原随云的节奏,玄澄被逼的不得不硬接原随云的一剑。

论武功玄澄和原随云的差距并不大,但是论战斗的综合素质,原随云甩玄澄一条街不止。

当然,玄澄也并没有受太大的伤。

若是他选择强撑,不吐出那口鲜血,伤势倒是会加重。但是他吐了出来,其实就代表已经没有了大碍。

正如他说的,再接原随云十剑,也不是接不下来。

只是现在战斗才刚刚开始,没有必要牺牲自己。

玄澄身为玄字辈第一天才,接触过少林的很多超卓人物,很明白自己这个所谓的少林寺二百年来第一天才的水分有多大。

少林的底牌还远远没有掀开,玄澄对于少林有足够的信心。所以即便自己失了一局,玄澄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才主动认败。

玄澄退下。回到少林寺所在的位置,没有丝毫的沮丧。

原随云双眼微眯。三空已经退下,玄澄被自己击败。那接下来上场的。会是谁?方证?抑或三渡?

若是方证还好说,虽然据说他的《易筋经》已经大成,为人深不可测,在原随云看来,只怕一身武功还要比玄澄高出些许。

不过单单只他一人,原随云倒也不惧。

《易筋经》虽然是少林寺的镇派至宝,堪称少林第一绝学,但是也未必就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

单凭一本《易筋经》,方证成为绝顶高手的问题不大。但是这也几乎锁死了他的上限。

不能脱离《易筋经》带来的桎梏。脱离无我无相的境界,证得本我,在原随云看来,方证就算不得真正的对手。

倒是三渡,让原随云颇有些皱眉。

这三个比三空还要老一辈的家伙,他们的实力如今只能说是不可揣度。

而且,他们三人是师兄弟,在一起坐了几十年的枯禅,心意相通。一人动念,其余两人立即会意,便能组成坚实阵法,即“金刚伏魔圈”。三人联手。按照原随云的估计,就算还不足以和武当派的真武七截阵相比拟,但是至少已经有武当六侠同使真武七截阵的水准了。

这种实力。已经足矣困住大宗师一时半刻了。而宗师之内,堪称无敌。

原随云还真没有把握从他们手中全身而退。

不过好在。今日武当派也不是只有他在。

果然,方证没有出手。倒是三个面色枯黄的老僧,缓缓向场中走来。

三名老僧手里皆是拿着长鞭,原随云脸色郑重,知道三人最拿手的绝技一定是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中的“日月鞭法”。

这三个老僧,左边的老僧脸色漆黑,有似生铁。中间的老僧面色枯黄如槁木,最显眼的是,还少了一只眼睛。右边的老僧,脸色却惨白如纸。

三个老僧均是面颊深陷,瘦的全无肌肉,但是却没有一人敢小看他们。

三渡每一人的年龄都已经近百,而少林武功和武当一样,都是后劲绵长,初时不怎么能看得出来,越是后期进境越快。

现在,三人联手,相当于积累了近三百年的少林正宗功力,这个世间,绝对没有一个人敢小视他们,即便是大宗师也不例外。

“阿弥陀佛,贫僧师兄弟三人枯坐几十年,练成了一个阵法,名曰‘金刚伏魔圈’,还请张真人指教一二。”黄脸老僧道。

黄脸老僧直接略过了原随云和武当七侠,而直接向张三丰挑战,显然在他眼中,只有张三丰才配他们三人联手。

张三丰看着三个老僧,脸色也变得郑重起来,缓缓道:“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没想到三位大师居然把枯禅练成了,一身修为已经到了‘神而明之’的地步,丝毫没有气血衰败。你们倒是真有挑战老道的资格。”

原随云拱手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