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部分 (第1/4页)

她叹了口气,道,“不过,我其实最羡慕你的,不是你的夫君,也不是你的钱财,而是你的身份……天下人都觉得你出去办事是天经地义,根本没有谁会多说你什么。连皇帝都要派你出马,我却永远都只能藏在升鸾后头,当我的世子夫人。”

她靠在车壁上,看来是真有了几分惆怅,轻声道,“就是想出去走走,也要顾着自己的名声……哪怕名声不顾了,还要看升鸾的意思。这一点上,权世兄对你的支持,天下再没有第二人能具备了。”

蕙娘如今已很能分辨出她的说话,到底是否动了真情。她见杨七娘如此感慨,便不免道,“其实,你当年也是有机会嫁给权仲白的……”

杨七娘失笑道,“这个好处,好像还不足以买动我吧。”

她瞅了蕙娘一眼,忽地露出一个真心的笑容,低声道,“有时候感觉的事是很奇怪的,虽然升鸾不是最理想的对象,后母滋味,有时候也不怎么样。但只要能和他在一起,有些事不去计较都无所谓。谁的生活,能够事事完美呢?现在善桐姐名声差成这个样子,可你看她是否在意这些?有时候为了真正想要的东西,总是要做出牺牲的。”

蕙娘不禁若有所思,想了半天,才慢慢地道,“不错,你说得对,人世间哪有什么事能十全十美?有时候,我这个过分求全的毛病,是该改一改了。”

杨七娘出人意表地道,“我这话倒不是这个意思,不是拿过分求全来劝你——这事该怎么说呢?本来我也是不想多事的,但和你接触了这些日子,又觉得你似乎也有许多辛酸无奈,其实本性不错……嗐,我也就直说了吧。你妹妹夫家王阁老家出身福建,他们族里以前也出过一位布政使,是我父亲的直系下属,我们和王家一些奶奶太太,是颇有交情的,其中王家十七房太太,现在广州和苏州之间来往做些生意,几年前她来看我的时候,说了一些事,当时我当故事听了,虽有些感慨,却也没放在心里。”

蕙娘的心直往下沉去,口中强笑道,“看来,王家也不是多么理想的夫家……你只管说就是了,我也有点准备的。”

杨七娘同情地看了她一眼,低声道,“那我就拣我记得的那些说一说吧……”

由燕云卫派专人飞马进京送出的几封信,很快也得了回音,随着回音一起过来的,还有给许凤佳的密诏,以及燕云卫统领封锦。只从皇上派出封锦来看,他对南洋简直是有点志在必得了。而蕙娘这所谓租界的主意,也得到他的高度赞许,就封锦口头转达的评语来看,皇帝认为这个主意本身,都敌得过百万两白银了。——这件事毕竟兹事体大,他还是派出封锦来负责具体事务,不过亦请蕙娘在旁参赞,不欲她就此功成身退。而封锦本人更是谦虚得很,直道自己就是个幌子,只听蕙娘吩咐办事云云。蕙娘也只是听过就算。

不过,既然皇帝赞成了这个主意,众人自然也忙碌了起来,封锦和蕙娘没日没夜地研究南洋的□势,务求在短时间内对南洋诸国的政治环境有个基本的了解,并等着宜春号出去买粮的商船回转:这商船上除了真正买粮的管事以外,还有许多燕云卫的探子,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摸清南洋诸国合适种粮的土地,最好是能绘出地图来,方便蕙娘等人选定下手的目标。

这件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一蹴而就的,封锦很快就做完了功课,并派人向南洋诸国继续渗透以求情报,权仲白在这件事上基本只能维持一个关切的态度,顶多再说些自己在南洋见识的风土人情作为参考——还不能说得多了,显得太精通。杨七娘自己事务颇多,也比较繁忙,许凤佳又忙着把天威炮装备到广州水师船上,因此蕙娘也不避讳封锦,两人成日坐在一处研究资料,推演地图,倒是很快就熟悉起来,权仲白亦丝毫都不担心蕙娘要和封锦朝夕相伴,只是偶尔过来看看,大部分时间,都在折腾他的药理,整合新的草药药性和老师同居:风流学生全文阅读。

这天大家都忙得倦了,又因海外起了台风,消息传递不便,就议定休息几日,封锦邀权仲白出去散几日心,也请蕙娘同去。蕙娘听说是要去矿山,便没了兴致,称病没去。杨七娘倒愿带着孩子们和表哥一道出门,许凤佳也只好跟着去。蕙娘因此反而成为留守将军府的唯一人选,她休息了两天,这天起来便和底下人交代道,“我去同和堂转一圈,你们不必跟得太大阵仗,来一两个人跟着我也罢了。”

因便轻车简从,去同和堂看帐。到得同和堂,自然有掌柜的请了上座,奉上账本给蕙娘观看,蕙娘随意翻看了几页,便笑道,“管事的,你就拿这个敷衍我?你们大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