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部分 (第2/4页)

草原诸部不臣服。

所以,宇明的方法便是采取步步为营,压缩草原诸部活动空间,再在其内部予以挑拔,鼓动其自相残杀的办法,征服大草原。

先,宇明下令在伊吾、西凉、河套、定襄、北平等靠近大漠的外围地区建立后勤保障基地。为进攻大草原的朝廷军队和民间武装力量提供粮草武器补给。

他的这一方法也是受十六至十七世纪,俄罗斯人征服西伯利亚的过程启发。

宇明提议先在亲善周朝的草原各部,其所在的每一处水草丰盛地上,建立攻防据点。大的水草丰盛地要建立城池,中等水草丰盛地要建立要塞,小的水草丰盛地也要建立一个哨所。

而不管是城池、要塞还是卫所,皆建有城墙,驻扎数目不等的士兵,派驻官吏进行管理。和平时期可以将这场所提供给草原的牧民作为其交易的场所,好收取税金及取得补给。如果遇到敌人攻击,就立刻紧闭城门,固守待援。

由于现在周军并不缺少马匹,武器装备也远较草原人犀利。如果有据点受到攻击,坚守到援军到来还是没有问题的。

其次,是采取鼓动草原人杀草原人的办法,挑动突厥、薜延陀、铁勒、室韦等部互相残杀。鼓动亲周朝的草原部落向大草原深处进攻。而每占领一处新的水草丰盛地后,就采取前述方法,构建据点,派驻士兵,步步为营向前推进。

当然,周军采取这种以夷制夷的方法,草原诸部的领肯定有人会不愿意和别人自相残杀的。

但宇明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需要担心。因为草原各部落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的,盯着领位置的人可不少。如果某部落的领不听周朝的命令,就可以采取收买他的兄弟,以及其他睥睨其领位置的人,将其搞下去,换听话的人上来当领。

同时,对于如突厥、室韦等顽固对抗周朝的部落,则采取坚决打击的方法,将其剿杀干净。

在这一点上,宇明认为应该充分发挥民间的力量。

这位大周皇帝提议,向全天下发布诏告,宣布突厥和室韦为大周的公敌,任何人只要杀了这两个族群的人,都可以凭人头到周军在大草原上的城池领赏,每个人头赏一元大周纸币。

而如果是这两个族群部落领的人头,则赏一万元大周纸币。反正突厥人和室韦人等草原人的形貌跟中原汉人大异,也不怕驻军会认错。而现在大周纸币早已在中原流通无阻了,在哪里都可以得到兑换。

至于有没有人会把草原上其他部落的人杀了,然后拿着他们的人头,冒充突厥和室韦人的人头来领赏钱,那就不是宇明考虑的事了。反正他的目的就是要削弱蒙古诸部的实力。

虽然对于中原的民众来说,一元钱的奖赏不算多,比较欠缺吸引力。但对于河套、西凉和辽东等地的民众来说,一元大周纸币还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了,足够一家老小吃上个月了。

在颁布剿杀突厥人和室韦人的法令后,薜延陀人、铁勒人、吐蕃人、铁勒人、奚族人、高丽人、契丹人等各游牧民族的亡命之徒都纷纷杀入大草原,想杀了突厥人和室韦人去领赏钱。

只不过,他们很快发现,要专门找这两个大部落的人杀,却是比较困难的,毕竟人家也不是傻,知道周军在通缉他们,怎么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出现?就连跑到草原上其他部落的地方都不敢了。纷纷化整为零,四处躲藏。

于是,有些残忍却又狡滑之人,便发现草原各大部落的人形貌都差不多。他们于是灵机一动,性杀了他们视线内可见的草原诸部之人,然后提着人头去周军的城池和边塞领赏,想试试看能不能领到赏钱。

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这样做并没有引起发放赏钱的周军军官置疑,连问是他们交来的人头是突厥还是室韦部的人都没有问,就让他们妥妥当当地领到了一元赏钱。

这样一来,此消息很快就传扬开来了,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从大草原以外涌入的赏金猎人数量剧增,杀得草原各部叫苦不迭。但偏偏又没法应付,毕竟这些乱杀人的匪徒,规模最大的也不过余人,还有很多独行侠,彼此之间又互不统属,没有统一的指挥。让草原诸部只能被动挨打,根本无法反击。就算他们能投伏灭掉其中一股,却也没法应付其他源源不断的涌入者。

于是,已经投靠周朝的草原诸部牧民们,在无奈之下,只得改变自己的衣服穿着和尽量说汉语,在外也装成是汉人,以避免被杀。

在这种情况下,草原各部或迁入内地,或虽仍在草原生活,但却自称汉人自然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