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2/4页)

法院辞职,后来干起私人律师行当。他曾说过:“我宁可对着一帮蠢驴讲话也不愿意听他们说一句话。”

接受建议是一项聪明之举吗?

这是你应该接受的惟一一条建议:不要总是接受建议。

这听起来像是建议,但事实上并不是建议。这是一个矛盾,矛盾的关键之处在于你无法照着做。

事实上,有一些建议是值得接受的。不幸的是并非心地善良的人们都乐于给予。

几乎每一个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的人都对事情秘而不宣。如果他们把那些事与人分享,那么人人都知道他们所知道的,就再也不会起作用了。

不说话的动物和不说话的人谁更聪明?

约翰·泰勒总统埋葬他的爱马时,在马的墓碑上刻下这样的话:“这里埋葬着我心爱的马的躯体,我的将军。20年来,它驮着我任我驱使,从来没有失误过。但愿它的主人也能做到这一点。”

人们经常为自己值得称赞的宠物或其他动物感到荣耀,而从来没有一种动物为人类留下墓志铭。

当你接近成功时是继续向前还是激流勇退更为聪明?

当我们说你在领先时急流勇退,我们真正的意图是如果你已经落后他人但还不是差得太远的时候还不如及早退下。

事实上你从来都没有成功过,正如达蒙·鲁尼恩所说的那样,“人的一生中,有起也有落。”这也是现实主义者为什么要发明精神胜利法的原因:希望降低失败率,以求成功的安慰。

无论如何,如果你继续尝试下去,你极有可能因寻找各种方法尝试下去而遭受的失败要比你在落后不太远的时候退出遭受的失败还要严重。通往失败的道路总是比通往成功的道路要多。

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你取得胜利:鼓励他人继续尝试下去,然后你静观其失败。

当轮到你发奋图强时,你知道什么是你应该避免的,何时是你趁势进取的良机。那时你应当给你的竞争对手一个精神胜利感的机会,以便让他们在感觉到落后不太远的情况下甘愿退出。

当你把快乐给予竞争失败的对手时,他们下次极有可能乐意接受一败涂地的境遇。

当你发现大多数人对精神胜利法都感到满意时,也就是你即将走向胜利之时。

傻子和白痴谁更愚蠢?

傻子是那些毫无顾忌地从你右方超车而过的人,而白痴却是在你前面悠哉游哉地开车,迫使你从他右方超车而过的人。

或者把这两种情况变换一下考虑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已经习惯于把白痴和傻子视为阻拦我们的人,而忘记了这些曾经都是专业上的术语。

一个成|人白痴的大脑发育程度相当于一个3岁幼儿的大脑,傻子要强于白痴,傻子的大脑相当于8岁孩子的大脑。

环顾你的周围,如果你发现很多相当于8岁小孩大脑的傻子的话,那么你极有可能生活在一个大学城里。

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怎么样?这里的教授应该更聪明,不是吗?

或者他们有理由让我们信服。

我们做了一项调查,我们给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们寄去了100封信件,信中写道:

“我正在写一本关于愚蠢和聪明的书,并猜想阁下很乐意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你所做过的最愚蠢的事是什么?

我的意思是真正聪明的人也有犯傻的时候。

我们收到了回信。

哈佛大学:两封。

斯坦福大学:一封。

哈佛大学的J。H。H。韦勒教授在回信中讲道:“回答你的问题需要列一个长长的单子。”

斯坦福大学的汤姆·沃索教授在回信中写道:

“在1982年,我应邀前去日本东京参加国际语言学会议并做报告,我同时也答应了在当地的其他大学做报告的请求。

在我出发的前一夜,我的妻子问我去日本是否需要办理签证,我当然认为不用办理了。

第二天,当我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时,服务员通知我不能登机,因为我没有签证。他告诉我必须在当天下午到旧金山的日本领事馆请求他们迅速给我办理签证(当时正好是周五,周末他们是不上班的)。

因为我即将错过那次航班,我不得不返回航空公司重新定票。万般无奈,要在一个下午办好事情,看来已没有什么指望。我将放弃这次出行计划了。

我茫然不知所措地走出机场,上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