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2/4页)

强势扫荡,一举肃清巨鹿县城以南、广宗中部等地区的叛军势力,当然要是能够逮住叛军主要聚集点那就更好了,如果不能也要把叛军继续往南驱赶。

同时又命令在新河、南宫一带的清剿叛军的毕晓强部加快南下步伐,早日抵达清河县西部地区,预防乱军串到山东去。

随着传令兵一个个骑马出去,赵东云的主力部队也是迅速从巨鹿县城开拔,这一次他们的行军速度非常快,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就抵达了广宗县城。

随后赵东云立即派出部队,以一哨为单位,迅速四出前往东召村、葫芦乡、平乡、冯家寨等方向肃清各地联庄会的据点。

不过这样的安排却是引来了一些担忧,李泽均道:“仅仅一哨的话,兵力是不是太薄弱了,如果遭遇小股乱民还好,但是遭遇大批暴民的话,恐怕会有麻烦啊!”

赵东云却是不以为意,并不是他轻视那些义和团和联庄会,而是实在对他们重视不起来,那些人的战斗力也就和农民差不多。再说了自己这可是新军,又不是什么练军,一个哨一百多人拉出去打,对面上前暴民都能轻易战胜。

赵东云手下的部队属于武卫右军,编制上和常备军不一样,乃是属于大营编制,一营下辖四队,每队下辖三哨,但是没哨却是辖六个棚,每棚包括战兵、长夫在内有十七人,一个哨下来足足有一百一十四人呢。当然这种编制也不算好,至少编练常备军的时候袁世凯就不再用了,而是用纯西式的小营编制了。

但是这里不说武卫右军的编制好不好,关键在于这一个哨是有一百多号人,以哨为单位出去清剿乱民,已经足够了。

就在赵东云等着外放出去的部队回报战果的时候,临时驻地外头确实传来一阵喧哗,听的里头的赵东云一阵皱眉,不等他开口发问,很快他的一名护兵就是快步走了上来,然后在赵东云耳边低语:“大人,外头来人说是开平那边有暴民再围攻教堂!”

暴民、教堂这两个字串联起来后让赵东云一阵心惊:教案?

靠,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你丫的义和团干什么不好,非得要去攻打教堂,非得给国家添麻烦是吧!

当即他也来不及多想,立即就是传令部队紧急集合,准备调派兵力解救平乡那边的教堂。

这个时候,他并不知道广宗县城内的某个小院子里,数个身穿短袍的汉子正在低声交谈:“那姓赵的清妖已经准备率军去平乡了,是不是应该给件只乡那边的景大哥传口信了!”

“嗯,事不宜迟,那姓赵的这几天逼的那么紧,现在还不容易使计让他去了平乡,现在正是举旗的时候,再晚可就来不及了!”

就当赵东云率军前往平乡救援的时候,也有一个人趁着夜色偷偷出了广宗县城往北方向而去。

次日一大早,也就是四月二十三日,联庄会团总景廷宾、义和团首领赵三多在广宗东北方向的件只村聚众万余,喊着“扫清灭洋”和“官逼民反”等口号举起了造反大旗,景廷宾自号‘龙团大元帅’。

……

已经改成a签状态,可以投月票、捧场之类的了,有月票的兄弟来一张,别让雨天挂零蛋!!!

第二十三章 围攻教堂

暂不提联庄会在件只村聚众万余举旗谋反,且说赵东云于二十二日傍晚听闻有暴民乱军围攻平乡教堂后,当时他就是眉宇紧皱,当然了,他之所以皱眉并不是担心或者关心那些洋人神父的死活,而是担心那些暴民把洋人神父给杀死了后所带来巨大政治影响。、

在清末时代,几乎每一桩教案最后都会引发巨大的政治影响,小则地方官员道歉赔款,大则引起外交纠纷甚至列强派兵干涉,所以每当有教案发生总是会引起当地军政要员的极大关注。

而这一次的南直隶联庄会和义和团谋反就是继承了庚子年间的部分性质,那就是极度仇视洋人,并大规模加害洋人甚至一切和洋人有关的人和或事。如此也才引来了多国列强的关注,才会想要派兵来‘助剿’。

他们可不是好心为了帮助中国平叛而来的,他们是为了他们自己国家公民的安全而来的,当然出兵之后少不得以此为借口索赔巨额的赔款以及各种不平等条约。

而今天,赵东云就知道自己绝不能让那些列强找到借口,这和他的爱国之心无关,而是因为假如有洋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被暴民杀害,并引发列强的大规模干涉,先不谈论后续的各种赔款和条约啊什么的,但是对于赵东云来说,那么他的仕途几乎就会被立刻终结。

因为清廷需要人来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