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5页)

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

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

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

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

效颦安可希!

【注解】:

1。持谢:奉告。

2。宁久微:怎么会长久微贱下去?

3。罗衣:丝绸衣服

4。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西施,以喻为人的诗。“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写出了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诗开首四句,写西施有艳丽的姿色,终不能久微。次六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宠爱,就身价百倍。末了四句写姿色太差者,想效颦西施是不自量力。实是讽刺那些靠机缘而显贵的人。语虽浅显,寓意深刻。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此言颇是。

秋登兰山寄张五

五言古诗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

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

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

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

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

【注解】:

1。荠:野菜名,这里形容远望中天边树林的细小。

2。何当:何时才能。

3。重阳节:旧以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风俗。

【赏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薄暮归雁,不免勾起孤独离群的愁绪;秋高气爽,兴致正浓,盼望好友一道共醉重阳。此外,渡头的家夫,天边的远树,江畔的小船,都衬托情感上的孤独。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

孟浩然

(689…740),襄州襄阳人。年轻时曾到吴越漫游,后到长安,应试不第,退隐故园,以诗自娱,五十二岁病死。有《孟浩然集》。孟浩然善于用五言诗描绘山水和田园景色,他是唐代第一个山水诗人。孟浩然的诗淡雅自然,善于用白描笔法绘出一幅幅天然图画。�

夏日南亭怀辛大

五言古诗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注解】:

1。山光:山上的日光。

2。池月:即池边月色。

3。轩:窗。

4。劳:苦于。

【赏析】:

此诗是村居闲逸生活的写照,作者随手写来平淡自然。诗的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前六句写夏夜水亭纳凉的快感。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全诗感情细腻,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富于韵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句,纳凉消暑之佳句。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五言古诗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

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

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

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

孤琴候萝径。

【注解】:

1。业师:业,僧人名字。师,禅师。

2。满清听:满耳都是清脆的声音。

3。烟鸟:暮烟中的归鸟。

4。之子:这个人。

5。宿:隔夜。

【赏析】:

诗写在山间夜宿,期待友人不至。诗的前六句,尽写夜色;夕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