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 (第1/4页)

绢,那我起码可以知道你的车子在什么地方”

“好啊”怡顺一口答应,转瞬又遗憾的道:“以前,你额娘每次都会带上我一起参加九月围猎,可惜这次……”

以往皇太极都会带上皇后一起参加围猎,然后公主、郡主、各府的福晋、格格们也都有机会进入随行名单,一大堆女人跟着去,反正有皇后来辖制和招待她们。

这次的木兰秋荻却跟以往都不同。没有了皇后,皇太极也并不肯随便叫哪一位妃子跟着去,那么没有了女主人同行的围猎盛会,女眷们全都不好参加。虽然皇太极并未禁止手下携带女眷,但又有谁敢在这种时候带着女人在皇太极眼前晃来晃去?找死么?

“没办法”福临的口气也挺遗憾:“去年父皇干脆就取消了围猎的活动,今年也是大家拼命劝说,父皇才答应办的。我想,什么时候父皇的心结打开了,女眷们才好参加吧这样你就能去了”

怡顺点点头,充满希翼的望住了他:“既然如此,福临,你一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开解皇上,让他不要再那么哀伤否则你额娘在天上看到了,也会不开心的”

福临苦笑一声:“我会的可我不晓得怎样劝说,父皇才能忘掉失去我额娘的伤痛,我只怕……说了也白说”

怡顺闻言,长长叹息。抬首眺望,只见天边一只孤鹰悄然滑翔而过,飞向不知名的远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一起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别离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有些情,便是如此难忘宛若生死相伴的大雁,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不愿独活若是活着,却教它情何以堪?

次日清晨,御驾出宫的号角声划破了长空,可是皇帝并没有按照正常路线出正门往北前往木兰围场,而是从神武门绕道,先去了景山寿皇殿祭拜皇后灵位。

福临和一班王公贝勒们面面相觑,谁也没料到皇太极连出门散心也要先去祭拜亡灵,那样还能散心?

渐渐接近山巅,寿皇殿的椽角遥遥在望,忽然有阵悦耳的叶笛声随风传送而来,时隐时现,如泣如诉,饱含着动人的忧伤。

皇太极疑惑听了片刻,连忙加快脚步赶往寿皇殿,然而没等他领人到达山巅,那叶笛声便已然消失。

他派了人往各个角落搜索一番,却一无所获,问那些留守寿皇殿的宫人,没有谁说得清是哪来的笛声,只知道时常能听见这笛声。

守灵的宫人中,为首的是位嬷嬷,她正是当年侍奉皇后的三大嬷嬷之一梅妍皇帝为这笛声到处搜查的时候,她却低着头只是默默祈祷着,心中那位李大哥此后还能够继续出没景山。

皇太极在殿中停留良久,出来的时候,他眼中的赤红明显得人人可见,虽然他没有流一滴泪,也没有再像当年那般恸至昏厥,可是他身上的萧索和悲伤就算再不熟悉他的人都能觉察。

拜祭过后,御驾正式从景山开往木兰围场,旌旗招展,黄幔如涛,一行行盔甲锃亮的御林军侍卫整齐有秩地退下了景山。

他们一走,寂静的景山之巅,隐隐又飘出了悠扬的笛声。

崇德二十年农历八月九日,皇太极从木兰围场回到皇宫,情绪仿佛恢复平静的他如常接见来自蒙古各部的首领,并与内大臣继续商讨近半年多次提出的立嗣事宜,并留下了遗诏。

当天夜里,他如常驾临关雎宫,在关雎宫中书房批阅奏折。

然而次日清晨,内侍们大骇发现,他已坐逝于关雎宫中,死时神情恍有所悟,案头摊放着一纸信笺。经福临辨认,那信正是两年前转世活佛满珠习礼递到宫中,最后为皇后所收藏的奇信,信上只有两行文字:悟透前生事,迷离两世情三日后,福临遵遗诏登基为帝,改元顺治,并移皇后灵柩于昭陵,与皇太极同葬,为皇太极上谥号为应天开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史称清高祖,或称高皇帝。

二十年后,辞宫入道的中原第一美女陈圆圆忽然心灰意冷,自沉于观前荷花池内,一代红颜,玉殒香消

绿野篇 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结局

“我的一生最美好的场景,就是遇见你,在人海茫茫中静静凝望着你,陌生又熟悉。啊……”

“尽管呼吸着同一天空的气息,却无法拥抱到你,如果转换了时空身份和姓名,但愿认得你眼睛。”

“千年之后的你会在哪里,身边有怎样风景,我们的故事并不算美丽,却如此难以忘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