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2/4页)

带了她们家哥儿回帝都呢。我是旧年里腊月上来的,娘家有点儿事,也是趁便儿进宫来与娘娘请安。”

周宝璐心中有数,她们家这是什么事,当然是晋王府过继的大事,作为姑奶奶,不仅是很要紧的事,同时也是可以说话的。

长宁郡主见周宝璐微微笑着只轻轻点头,并没接话,心中倒是一凛,这位太子妃,听说要今年年中才过十七岁的生辰,年纪这样小,可居然这般莫测高深。

这态度,值得玩味啊。

长宁郡主那话看似在拉家常,可细究起来,却是不动声色的给太子妃下了个套儿,试探太子妃的意思,借此揣摩太子的意思。

若是太子妃不愿意理睬晋王府过继的事,那就自然顺着她的话头,问起闺蜜郑翎来,若是太子与太子妃在关注晋王府过继的事,那自然就顺着最后那句话,说说她娘家怎么了。

可这会子,太子妃顺水推舟,一句话不接,原封不动的就把这套子递了回来,倒成了太子妃试探长宁郡主的意思了。

倒要看长宁郡主是接着说郑翎,还是说她娘家的事了。

而且这个形式,太子妃不说话,表示在倾听,并不失礼,而长宁郡主要是也不说话,场面就尴尬起来。

于是长宁郡主在周宝璐跟前败下阵来,走近了一步,低声说:“说起来,我娘家的事也真叫人烦恼啊。”

周宝璐依然微微笑,见有人走了过来,才温声道:“谁家没有点儿麻烦事呢,长宁姑母经的事比我多,自然是明白的,哪里用得着烦恼,保重身子要紧。”

说着作势就要过去与人说话了。既然是你想要说这个的,那就是我掌握主动了。

这太子妃真是滑不留手,长宁郡主只得再往前一步:“娘娘果真是个和气体贴性子,我难得回帝都,倒想多与娘娘亲近说话儿。”

周宝璐轻轻笑道:“我在宫里也常没什么事,只盼着有人来说话儿呢,姑母嫌了,只管递帖子进宫来,我倒喜欢。横竖一家子,有什么可见外的呢。”

周宝璐摆足了架子,通过这个架子试探出了长宁郡主的意思,自然也就不多说了,又看见自己家的二姑母看了过来,便过去说话。

长宁郡主站在原地,看着周宝璐姿态雍容的走过去,心里头暗自点头。

她很清楚自己在周宝璐跟前输了一局,但越是这样,她反倒越是放心,帝都偶有传言皇上存着犹豫的心思,太子之位不稳,其中一个说法,便是太子已经没有亲娘扶持了,赐婚的太子妃虽说出自公主,却又是败落的公主府,给太子赐这样一位太子妃,能有何助力?

可是家中父王早已分析,公主府虽败落,太子妃的母族舅舅却是十分高明的人物,皇上之意难解,父王的分析正在两可之间,是以嘱咐她仔细观察太子妃的人品格调,才可见一二。

此时仅仅短短半盏茶时分,长宁郡主已经知道自己回云南后如何回禀父王了,皇上选了一个这样的太子妃给太子,爱重之心再不必质疑了!

152、仇恨转移

周宝璐把镇南王世子妃今日的举动说与萧弘澄听;萧弘澄点头道:“镇南王府当然不可能坐视晋王府落入别人手里!”

这点儿很清楚;贵妃娘娘想要晋王府的控制权,禧妃娘娘想要;镇南王府当然也想要。

贵州与云南接壤;镇南王府盘踞云南;晋王府镇守贵州;又有贵州土司的势力支持,能控制晋王府;对势力的延伸自然是有好处的。

而对贵妃娘娘或是禧妃娘娘来说;贵州一域的支持,对于夺嫡来说;也是一大助力。

所以……周宝璐问萧弘澄:“你呢?”

萧弘澄嘿嘿的笑,又从不知道哪里把那大橙子摸出来捏;笑道:“我决定作壁上观!”

“咦?”周宝璐盘腿坐着,今儿梳了一天的牡丹髻,回来换衣服就忙着披散下来,编了个大辫子,洗了脸,比白日看起来小了好几岁的样子。

居然十分的天真。

这家伙看着这么一块肥肉被人咬来咬去的,他居然不心动?他不是油锅里的都想捞出来啃一口么,这会子装什么清心寡欲呢?

晋王府不管是过继嗣子还是认下这个婢生子,这未来世子都是要人扶持的,皇家讲这拥立之功,其实放之四海也是皆准的,这个时候,正是布局的时候,谁本事大,把自己的人拱上去,就能在晋王府有了话语权,更能掌控今后的晋王府了。

萧弘澄道:“肥肉是肥肉,确实不错,就是太肥,吃了不讨好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