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2/4页)

在一团棉花上似的,半点儿动静也没有。

陈氏原本就菩萨似的,自然也不开口,陈七还真是没办法。

杨夫人给陈七使了个眼色,示意不要再在这个事儿上纠缠了,回头公主宣召,就不方便说话了,杨夫人便道:“璐姐儿呢?没在家?”

陈七就笑道:“看起来不在吧,要在,听说娘跟我来了,怎么着也要来请安不是,大姐姐,不是我说,璐姐儿也真是野惯了,大姐姐竟也管不住?”

对这样突然的问话,陈氏有点茫然,杨夫人接着说:“唉,璐姐儿这样大了,这样下去可如何得了,我统共这些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就璐姐儿最叫人操心,虽说孩子淘气是有的,可到底是哥儿多,姑娘家这样的少见啊,可真叫人操心!”

陈氏是真没反应过来,顾姨娘已经觉得有点不对了,微微皱起柳眉,就给门口的丫鬟使了个眼色,那丫鬟轻手轻脚的退出去,一溜烟的去找周宝璐了。

这边陈七立时又接口道:“是啊,娘就是爱操心,儿子女儿操完了心,这又想着孙子孙女们了,一想到璐姐儿这样的性子,急的好常睡不着,就怕这越发大了,姑娘的名声越发不好,今后要怎么挑姑爷,在我跟前念叨了好几回呢。”

陈氏是表达过这点担忧的,杨夫人和陈七都清楚,此时一唱一和只管说,就要把这个话说实在了,挑起陈氏的担忧来。

陈氏一时插不上话,但她却想起来周宝璐对她念叨过的话:娘你细想想,安哥儿刚出世的时候,外祖母要抱了安哥儿去养,说的什么话,哪句话不是说的只望着安哥儿好,结果呢,安哥儿差点儿没了命。她又口口声声说委屈了闺女,结果呢,四姨母和七姨母的嫁妆和你比一比,是什么样儿?娘你记着,只要她念着要好的,都是想要人家不好,她说着委屈了的,其实都是好的,你只管反过来听就是了。

这个话周宝璐大约在她耳边念了有二十回,接回了顾姨娘后,又念了十回,这十回,顾姨娘也在一边帮腔:“小姐说的对,还是小姐读过书的,看事透彻!”

所谓三人成虎,加上接回顾姨娘得的种种好处,是实实在在摸得着的,越发是个有力的佐证,陈氏心里慢慢的就有了深刻的印象,此时听杨夫人和陈七口口声声的担忧,她就不知不觉反过来听了:我们家小璐果然是个好的!

只不过陈氏从来缺乏行动力,开口也比人慢,杨夫人和陈七一句递一句的说话,陈氏就算想表明态度也来不及说,只是呆呆的听着。

杨夫人说:“璐姐儿挑姑爷只怕难了!”

陈氏想:想来是不难的。

陈七说:“高门大户是不用想了,不如挑个家中略差些儿的,婆婆宽厚的,就是媳妇规矩差些,也不好挑剔媳妇了。”

陈氏想:嗯,我们家小璐得嫁好一点。

杨夫人说:“璐姐儿模样儿也寻常,要嫁个高门子弟只怕人家也看不上。”

陈氏:我家璐儿长的好。

话题就在两个人一唱一和,一个人呆呆的想着的状况下逐渐深入了起来。

周宝璐还没有走到上房门口,顾姨娘打发的那个丫就在路上碰着了周宝璐,也不敢耽搁,就一路走一路把杨夫人和陈七来说的话都说了一遍。

周宝璐是知道的,这些人对舅舅舅母从来都是从头到尾都看不上的,自己更是如此,陈七当着自

己的面儿就说过寄人篱下的话,周宝璐都当听不懂,横竖不吃用她的,与她什么相干?

周宝璐走到门口,只听到杨夫人和陈七的声音,并没有陈氏的答话,她心中一动,就停住了脚,在门口听着。

就算她娘还那样,她至少能找安哥儿要只老虎不是?

屋里说了也有一炷香时分了,杨夫人和陈七都觉得差不多到了火候了,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陈七就开口道:“咱们忧心了这些日子,都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娘不管去哪里都打听着哪里有合适的人家,也总叫我留心,如今就选着了一家好的,我们家三伯的小儿子,今年十五了,模样儿长的俊,又知道上进,几个哥哥都已经娶了媳妇了,我三嫂是个宽厚的,又疼小儿子,自然就疼小儿媳妇,待璐姐儿嫁过去,三嫂有上头几个妯娌服侍,哪里还用的着璐姐儿呢?璐姐儿就现成的做少奶奶,什么都不用做,岂不是好?且嫁给我侄儿,今后又有我照拂,亲姨母做婶娘,哪里能叫璐姐儿吃一点儿亏呢?”

陈氏因在帝都的日子少,并不太清楚各家门户,便问:“七妹你们家三伯家?分家了吗?你三伯是你婆婆养的不是?七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