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页)

诸臣,拥戴乾隆登基,野史将数人说成了鄂尔泰一人,加重了紧张神秘的气氛。然而,被野史抓住而夸张渲染的、人们关注的核心,正是雍正之死的突然。

雍正死期的拉长与缩短,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雍正之死属于暴亡。

雍正为什么会暴亡?张廷玉、鄂尔泰看到了什么使他们惊骇欲绝的可怕景象?没有人知道。

于是,有传说说皇陵中的雍正没有头,是安了一个金头;还编出了不少似《江湖三女侠》之类的小说、像《雍正命丧少林门》之类的电视剧。

而不管怎样,分析雍正暴亡原因的不同观点,倒是认识“原来”雍正的最佳途径。

一种观点认为雍正是因病暴亡;一种观点认为雍正是炼食金丹暴亡;一种观点认为雍正是被他的仇人兼侠客砍去了头颅。

txt小说上传分享

怪病突袭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雍正暴亡,不能不存在疾病突发的可能。一个铁血铁腕、旋乾转坤、叱咤一世的风云皇帝,一个胸怀凌云壮志、顽强进取、精力过人的豪杰,完全有可能是由于中风、脑溢血、心脏病突发,顷刻之间变为神志不清、眉歪眼吊、口角流涎、四肢抽搐的废人。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深夜奉召入圆明园的张廷玉之所以“惊骇欲绝”,仓皇间骑煤骡赶往宫中以致髀骨磨穿血湿马背的鄂尔泰之所以“脱口惊呼”,很可能看到的就是这样一派诡秘恐怖的情景。然而人们不能相信这种可能,不管是雍正的拥护者还是反对者,不能相信的原因是:突然。

突然,又何尝不是必然?人的肌体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人每时每刻都不再是原来的自己。死的因素在悄悄地积累,积累的过程中,人还保持原有的躯壳,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这躯壳便轰然崩溃。问题在于某些人把自己紧密包藏在重重面具之下,人们没有发现其躯壳下渐变的过程。雍正正属于这种人。

事实上,雍正早已经得了病。雍正八年五月,雍正曾面谕诸王文武大臣:“朕自去冬即稍觉违和,疏忽未曾留心调治,今年三月以来,间时发寒热,往来饮食不似平常,夜间不能熟寝,如此者两月有余矣。”

这病来得怪,病状据雍正自己说,是“似疟非疟,或彻夜不成寐,或一二日不思饮食,寒热往来,阴阳相驳”。也就是忽冷忽热、惊悸不安、食不甘味、寝不安席。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他曾向鄂尔泰透露:“朕今岁违和,实遇大怪诞事而得者。” 究竟遇到了什么“大怪诞事”,雍正没有说,只说待明后年鄂尔泰来京陛见时,再当面详细谕之。而且,后人也没有查到有关雍正这一段病状的医疗档案。而从雍正接着延请道士诵经念咒、驱邪治病的情况看,他不愿说出口的病根,竟是白昼见了“鬼”,出现了令他无端恐惧的幻听、幻视。

其间,雍正的病状曾一度减轻,究其原因,竟是他最亲密、最知情的兄弟怡亲王允祥(按:雍正即位后,为避他的名讳,康熙诸皇子之名中的“胤”字均改为“允”,如允祥原名为“胤祥”,雍正即位后,改为“允祥”)去世。雍正亲临其丧,痛哭一场,哀伤之情发透,胸臆间一时倒觉畅快了,他说:“五月四日,怡亲王事出,朕亲临其丧,发抒哀痛之情。次日留心观察,觉体内从前不适之状一一解退,今日渐次如常矣。”

然毕竟病根未除,雍正略感轻松不过数日,那病又突然转生凶险之象。六月,雍正竟至危殆,已然留了遗嘱。据他的儿子乾隆帝后来回忆道:“八年六月,圣躬违和,特召臣及庄亲王、果亲王、和亲王、大学士、内大臣数人入见,面谕遗诏大意。”

俗话说,“病自心生”。铁腕的雍正因为什么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极度恐惧中无法自拔?因为什么得了这种心慌心悸、以至于要命的重病呢?

人们自然联想到雍正是否谋父篡位、做了亏心事,也就是雍正继位是否合法的问题。这一问题,被冠以“雍正夺嫡”,成为同“太后下嫁”、“顺治出家”、“乾隆身世”并列的清初四大疑案之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无解的疑点(1)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凌晨两三点钟,在位六十年的一代英主康熙大帝宣告病危。

关于康熙之死和雍正继位,《清圣祖实录》的记载与雍正本人在《大义觉迷录》中的陈述相似: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九,康熙偶染风寒,在畅春园静养。命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赴斋所,准备代行十五日南郊冬至祀典。

十三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