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3/4页)

便于 5 月 25 日作出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决定:英国远

征军停止向南攻击,改为向敦刻尔克撤退。自此以后,他从不犹豫动摇,拒 绝改变他认为是唯一正确和适当的方针。

蒙哥马利在《回忆录》中写道:“正因为他看得十分清楚,即便看得并 不远,我们才能从敦刻尔克全部撤走。换个更聪明的人可能不那样做,也许

可能试图返回索姆河一线,同法军保持接触。如果他这样做的话,那末英国 远征军的士兵们可能已发觉他们现在在法属北非,既无武器,也无装备??

对此,我给他满分,并期望历史给他以同样和评价。”

在此期间,食品供应情况变得困难起来,整个英国远征军只能获得一 半的定量。

但蒙哥马利决不让他的士兵饿肚子。他命令军需官向当地村长征用粮 食和菜牛。由于他的师赶着牛群行军,因而他们有“活的配给牛肉”,从来

不缺肉吃。他建立了屠宰场和面包房,并劫掠了一列被抛弃权弹药车,因此, 第 3 师从未缺过吃的和用的。

如果要摆脱追击,英国远征军就必须不断地采取完整的环形防御把自 己保护起来。但环形防御建成以后,却面临着两大威胁:一个威胁来自西面

逼近的德军装甲部队;另一个威胁来自从东面向比利时军队猛冲过来的冯·博 克的德军集团军群。

第一个威胁被希特勒本人解除了。因为他命令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停 止前进。第二个威胁则使布鲁克和他的军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布鲁克的军扼守着鲁贝—阿吕安—伊佩里—科明运河一线。在博克的 德军重兵集团与一片混乱的英军环形防御之间,这条战线是唯一有防御工事

的战线。如果这条战线被突破,其灾难性后果将远比隆美尔攻占图卜鲁格及 该港设备要严重得多。

布鲁克在 27 日视察防区时,突然发现左翼侧的比军和法军已不知去向, 这样,他的防线上便出现了一个缺口。这天,富兰克林将军指挥的第 5 师虽

然受到了巨大压力,但战线仍安然无恙。最使布鲁克焦虑的是翼侧的缺口, 因此他命令蒙哥马利把当时在鲁贝处于危险境地的第 3 师脱出身来,前去堵

住这个缺口。

这是一个迫使蒙哥马利进行强行军的艰巨任务。从纯军事的观点看, 这次强行军可以和后来蒙哥马利所取得的任何一项重大成就媲美,因为他奉

命执行的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战争中最困难的战术机动,即从己方摇摇欲坠的 防御正面后仅几千码的地方实施横向运动。在一夜之间,他必须使全师在鲁

口当面同敌人脱离接触,从第 5 师发炭可危的战线后方仅几干码的地方,向 北转移约 25 英里,在拂晓前占领未经侦察的阵地,挖好战壕,筑好工事,

准备迎接德军的进攻。如果这一行动计划是由一位参谋学院的学员提出来 的,大家一定会认为他发疯了。但在危急时刻,不合情理之事还是不得不做。

整个晚上,布鲁克都在焦急不安地注视着第 3 师的行动。但是,他的担心是 多余的。5 月 28 日凌晨,第 3 师完全进入预定位置,缺口被填上了。布鲁

克在 5 月 28 日的日记中高兴地写道:“我发现他已经像往常一样完成了几乎 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与此同时有消息传来说,比利时国王已命令比利时军队在 5 月 27 日 午夜向德军投降。于是,从第 3 师的防区至纽波特之间已经没有盟军部队,

而且这空隙长达 15 英里。蒙哥马利赶快采取补救措施。

5 月 28 日,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部已移驻拉庞,并在那儿一直留到最后, 因为那里有良好的通讯设施,可一直与多佛尔和伦敦保持电话联系。总司令

部当时只剩下戈特和少数几个参谋。

5 月 29 日到 30 日夜间,第 3 师潜入敦刻尔克桥头堡左侧的阵地,负责 扼守菲尔纳和纽波特之间的运河线。蒙哥马利把指挥部设在拉庞郊区的一片

沙丘上。

自从决定向敦刻尔克撤退后,英国远征军每天的作战行动就是击退德 军的进攻,向敦刻尔克和海滩逐渐退却。他们不得不丢弃大量重型武器和军

械装备,以便尽快从海上撤退。海军的舰只和其他“小船”在海上往返不停, 英国远征军的规模逐渐缩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