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玉溪县志 (第1/2页)

玉溪县,再往南两百里就是哀牢山,算得上是这禹州中部最为荒僻的一处地界了,人烟稀少。

史料记载,整个县城百年前还有近三万人口,时至今日,却不知缘由仅有当初的三分之一不到。

一座土坯的老旧城墙,环绕在县城四周,上面挂着一块破败的石牌坊,尽显岁月幽痕。

一驾马车自小城外面的驿道上摇摇晃晃驶来,驾车少年屁股放在驭位上悠哉游哉,是一个玉面少年。

就在半个时辰以前,这座小城莫名出现了天地异象。

白日间,一道流星从天而降,在县衙门前,硬是给撞出了一个深坑来。

李来福一手一个,左手拽着那个瘦小男子的衣领,右手则是死死锁住了曹大娘的脖子,大步流星般跨入府衙大门。

马车在小城的路面上,行驶的并不张扬。陈萍端坐在车内,屏息凝神,复而内观,只觉得心中火气躁动,难以平静。

车厢外,陈白看着一桩桩从身边掠过的小城屋舍,玉面少年转头对车内轻声说道:“王爷,前面县衙马上到了。”

陈萍点了点头,将两腿伸直,缓缓放在地上,他突然眼神一凛。

“小白,以后不在王府的时候,你叫我老哥就行了。”陈萍说道,语气柔和。

他缓缓走出了车厢,拍了拍驾车少年的小脑袋,而后手扶车板小心落地。

眼前,是一座上了年头缺乏修葺的老旧门头,上书“玉溪县衙”四个大字,属实算不得气派。

但也许,这里的官吏,为人清白。

不远处,先前李来福到此时,撞出来的大坑还在那里。

陈萍大步朝着衙内走去,经过府衙门口,少年朝两个手持杀威棍的威严衙役点头致意。

衙役们兴奋异常。

要知道,禹州真正意义上的天,只有两位。

其中一个,是世俗意义上的南国天子,坐拥西南四洲之地的大蜀皇帝,武宗刘烈。

另一位,就是他,世袭罔替的禹州守护神,礼王,陈萍。

这世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谚语,被老百姓们戏称作:流水的凡间皇帝,铁打的天地君王。

前者呢,是通过各种手段收纳资源,最终在凡人堆里称王称霸,实现秩序与权力的统一。

后者呢,则是凭借自身传承得来的宝剑,以心中真意,镇守一方气运,护佑万千黎民。

此二者,熟高熟低,高下立见。

故而,在老百姓的心里,纵使凡间帝王权势滔天,他们却大都仍旧以为,传承了古代圣贤所言的“礼”字真谛的礼王陈萍,照理来说会更加尊贵一些。

毕竟,天子皇帝换着坐,世家大族,你方唱罢我登场。

而礼王,只要“礼”字还在,还深入人心,便会一直存在。

陈萍迈过了县衙门槛,走过一段廊道,来到了一处厅堂门口。

此刻门内,有两个跪在地上的身影赫然在目。

其中一个,是那位身形肥硕的彪悍女子,此刻上身被捆扎的像个粽子般的曹大娘。还有一个,就是那贼眉鼠眼的瘦小男人。

“啪。”县令手持惊堂木,将之狠狠地拍在桌岸上。

一时间,整个房间,鸦雀无声。

李来福坐在一旁县衙临时搬来的太师椅上,手中端着一盏茶,优哉游哉的翘着二郎腿看起了热闹,嘴角挂着一抹嘲讽笑意。

曹大娘知道自己惹了谁,黝黑女子神色倔强,死猪不怕开水烫般,将两眼目光死死盯在了坐在高位上的主审判官身上,她神情淡漠。

玉溪县县令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者,两鬓早已苍白,目光却炯炯有神。

头戴一顶乌纱帽,帽檐儿的最低处,恰好遮盖住了他那高耸的发际线,县令刘成清神色肃穆。

“台下何人,报上名来。”县令高声问道。

惊堂木的余威散去,整个县衙顿时充满了肃杀气氛,四位手持杀威棒、腰悬官刀的捕快衙役神情肃穆,随着县令的话音落下,纷纷将目光钉在了跪在地上的两人身上。

尖瘦男子忐忑,他上气不接下气的哭喊道:“大人饶命!小民陆老六,家住原城外陆家村,族中排行老六,大名陆广泽。”

“哦,居然是陆家村?”县令有些诧异,他上下打量了一眼这个瘦猴儿般的男人,眼中闪过一抹思虑。

“是八年前西亭乱葬岗,被一把秋后山火烧干净的那个陆家村?”县令眼神微动,开口向瘦小男人确认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