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部分 (第2/4页)

很不情愿。赵俨送这些人到斜谷口后返回,尚到军营,殷署的部队发生叛乱。跟随赵俨的步、骑兵一百五十人,都是叛军的亲戚同党,他们听说叛乱以后,都很惊慌,穿戴好铠甲,手执兵器,惶惶不安。赵俨从容地对他们分析了成败得失,恳切地加以抚慰勉励,士兵们都慷慨地说:“不论生死,我们都会跟随护军,不敢有二心!”他们前往各营,分别召唤、鉴别那些结党叛乱者,共八百余人,分散在田野中。赵俨下令:只取那些谋划叛乱的首领进行惩治,其余的一概不追究。郡县将所逮捕的人全部释放,于是叛兵相继回来投降。赵俨秘密上报:“应当将这批人送到大营,请用旧部队来镇守关中。”魏公曹操派将军刘柱率两千人前往,约定等抵达后再发遣关中兵。不久事情泄露。各营非常惊恐,用劝导已不能使众人安定下来。赵俨于是宣布:“我将在你们当中挑选温和老实的一千人留下,镇守关中,其余的全都派往东方。”于是召见主管官员,命令呈上各营士兵名册,立刻进行择别。留下来的人情绪稳定,与赵俨同心,那些该走的人也不敢有所举动。赵俨在一天内将该走的人全部发遣上路,并将所留下的一千人分布到各处守置。不久,刘柱所率部队从东方赶到,赵俨于是再次威胁劝导,将留下的一千人也一并发遣,让他们跟在先前被发遣的部队后面,一同前往东方。总共安全送到东方二万余人。

二十一年(丙申、216)

二十一年(丙申,公元216年)

'1'春,二月,魏公操还邺。

'1'春季,二月,魏公曹操回到邺城。

'2'夏,五月,进魏公操爵为王。

'2'夏季,五月,进封魏公曹操为王。

初,中尉崔琰荐钜鹿杨训于操,操礼辟之。及操进爵,训发表称颂功德。或笑训希世浮伪,谓琰为失所举。琰从训取表草视之,与训书曰:“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时有与琰宿不平者,白琰“傲世怨谤,意旨不逊”,操怒,收琰付狱,髡为徒隶。前白琰者复白之云:“琰为徒,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遂赐琰死。

当初,中尉崔琰把巨鹿人杨训推荐给曹操,曹操以礼征召并任用杨训。及至曹操进爵为王,杨训作表为他歌功颂德。有人嘲笑杨训阿谀世俗,轻浮虚伪,说崔琰推荐人不当。崔琰从杨训那里把上表的底稿取来查看,给杨训写信说:“看了你的上表,事情做得很好。什么时代啊!总有一天会改变的。”崔琰的本意,是讥讽那些乱议论的人太苛求,而不通情理。当时有与崔琰历来不和的人,上告崔琰“傲慢而目空一切,怨愤诽谤,信中有悖逆不逊之意”。曹操很气愤,下令把崔琰逮捕入狱,处以剃光头发服苦役的刑罚。那个告发崔琰的人又说:“崔琰当了刑徒,对宾客捻着胡须直视,似乎心有所恨。”曹操于是命令崔琰自杀。

尚书仆射毛伤琰无辜,心不悦。人复白怨谤,操收付狱,侍中桓阶、和洽皆为之陈理,操不听。阶求按实其事。王曰:“言事者白,不但谤吾也,乃复为崔琰觖望。此捐君臣恩义,妄为死友怨叹,殆不可忍也。”洽曰:“如言事者言,罪过深重,非天地所覆载。臣非敢曲理以枉大伦也,以历年荷宠,刚直忠公,为众所惮,不宜有此。然人情难保,要宜考核,两验其实。今圣恩不忍致之于理,更使曲直之分不明。”操曰:“所以不考,欲两全及言事者耳。”洽对曰:“信有谤主之言,当肆之市朝;若无此言,言事者加诬大臣以误主听,不加检核,臣窃不安。”操卒不穷治,遂免黜,终于家。

尚书仆射毛对崔琰无辜而死很伤感,心中闷闷不乐。又有人告发毛怨愤诽谤,曹操下令将毛逮捕入狱。侍中桓阶、和洽都为毛辩解,曹操不听。桓阶请求查清事实,魏王曹操说:“告发他的人说,毛不但诽谤我,而且为崔琰感到怨愤。这是抛弃君臣的恩义,狂妄地为处死的故友怨愤,对这些行为,恐怕不可容忍。”和洽说:“假如事实确实如告发的人所说,毛罪过深重,天地难容。我不敢强辞夺理地为毛辩护,破坏臣下对君王绝对服从这一最高准则。以毛多年受到您的宠爱和信任,为人刚直、忠诚、公正,被很多人忌惮,他不应有这样的事。然而人的思想难保会发生变化,应当进行审查,对告发者和毛两方面进行核实。当今大王圣恩,不忍将此案交到司法部门,更使得是非曲直的界限不明。”曹操说:“所以不追究,只是要使毛和告发的人都得以保全罢了。”和洽回答说:“毛如确实有诽谤主上的言论,应该斩首示众;如果没有,告发的人就是诬陷大臣,混淆主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