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2/4页)

。 余任道小心翼翼从口袋里拿出信,交给了郑孝胥。 郑孝胥按照信中的约定来到郊外一片小树林里,见到一身鲜亮、买办装束的余恩仲,衣襟上还坠着洋表和其他的小玩艺。郑孝胥惊讶地看着他,不住地点头,买办的装扮,的确是查访国宝最合适的行头。寒暄完毕,余恩仲一脸严肃地说:“我们旗人人都说是八旗子弟。旗下大爷好吃懒做,可也有一样,要脸不要命。我帮你可以,可还有三个条件:其一,我已是民国的公民,以后无论在宫里宫外都不向皇上行礼;其二,调查需要的一切用度皆由宫里负担;其三,我来的事对一切人保密,有什么消息,我会让我的儿子余任道送信给你。” “如此甚好。可是不知道恩仲兄想怎么查?” “你不是说宫里流失很多文物出来吗,我想那些文物大部分应该散落在各古玩铺里。我只要扮成替外国人抓货的,套问出文物的来源,顺藤摸瓜就可以将盗窃文物的真凶抓出来。” “由本追源,是正道。”郑孝胥点头认同。 承担重任的余恩仲身着鲜亮装扮,悠然地来到了鼓楼大街。鼓楼大街并不长,却开设了很多古玩小店,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热闹劲竟有些赛过琉璃厂。店里的伙计都识得仲爷,急忙上前招呼着:“仲爷,听说现在替外国大买卖家抓货,怎么着?照顾一下咱们的生意?您发财,我们跟着拣点落。您这东家是哪国的?” “不能说。”余恩仲卖着关子说。 转悠了一圈,余恩仲抬脚迈进了一家古玩铺子。伙计一看仲爷上门,马上端茶上来招呼。余恩仲一眼瞧见西周晚期的散氏盘的拓片,诧异地问:“这张铭文拓片多少钱?据我所知,这个西周的散氏盘是在宫里面,你们怎么会有它的拓片?”&nbsp&nbsp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一章 盗宝狂潮(11)

“仲爷不愧是行家,这张散氏盘的拓片卖五十个银元。你不明白,这地安门的古玩店都是内务府的人开的,您要什么都能找得着。这张拓片可是货真价实的。”余恩仲给了伙计几个银元,“打听一下,这条街上的古玩店,有哪几家是内务府的人开的?” 伙计指着外面,如数家珍地说:“街角那家是亲王家的,旁边那家是溥仪的岳父家的。先生问这个干什么?你可知道我家这间古玩店的主人是谁?” “是谁?” “内务府总管大臣耆英。”伙计得意地说。 正在这时进来一个西装革履的日本人,在散氏盘的拓片前仔细端详。伙计示意余恩仲等一会儿,过去招呼日本人:“藤野先生,您来了。您看,真是不巧,耆大人不在。” “过两天我就回国了,要的东西请尽快准备好。你们中国人办事就是慢,不讲效率。”藤野傲慢地回答。待伙计送走日本人后,余恩仲对伙计说:“今天晚上请叫上店里的伙计到正阳楼来,我请客。” “先生不必破费了。” “哪里,以后我还有事求你帮忙呢。”余恩仲离开古玩店。 傍晚时分,余恩仲正陪着几个古玩店的伙计在正阳楼里喝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伙计们都喝得差不多的时候,余恩仲继续探听:“这古玩铺子快把宫里东西倒腾完了吧?” “宝贝多着哪!你就别感叹啦,这兵荒马乱的留着些宝贝有什么用,谁不想乘机捞一把!”伙计大大咧咧地回答着。 “今天那个东洋人是来买什么的?” “他想买散氏盘。要不是这几天刚来了个郑孝胥,早就出手了。” “这散氏盘可是西周的宝贝,不那么容易带出来吧。” 伙计笑了,“我还没跟先生说呢,我家的古玩店和别家不同,可以定购宫里的宝贝。” 余恩仲佯装不信,哈哈大笑,说:“我看你是喝高了,尽说大话。难道我要皇后婉容凤冠上的珍珠,寿皇殿上的金钟,你也能给我弄来?” “这有什么难的,只要先生口袋里有钱,先付给我们银票,三天后就可以取货。”伙计深怕余恩仲不信,紧忙解释说。 “这可是你夸下的海口,明天我就取银票来。我倒要看看你们的真能耐。”他说罢又给伙计们斟上酒,伙计的兴致已然被余恩仲挑起,侃侃地说着:“偷可不寒碜,七十二行,有君子上梁。老祖宗知道后辈有的文武都不行的,就留了这个也算能 口的行当。常言道:市井无偷,百业皆休;乡里不偷,五谷不丰;有偷百业兴旺,无偷百业凋敝。宫里的物件能够买卖,给咱京城养活了多少人?没有了这些买卖,怕有多少人要走投无路、举家自尽、铤而走险……那市面上怕更乱,京城也日夜没有什么安宁。” “是啊,各行有各行的门道,中国之大,做贼也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做宫里的贼最难。窃贼不是劫匪,以强力行之者为盗,以诡计得之者为贼……‘翻高头’是上墙的贼也;‘开天窗’,是掀瓦入室的贼也;‘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