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部分 (第2/4页)

让薛玉笙有所松懈罢了。至于盯梢……现在都是什么社会了,科技社会,打的可是信息战!若还觉着小米加步。枪就能驱逐来犯之敌,迟早要亡!”

赵清伟虽然不是很清楚自家阿姐想做什么,但还是从话语中听出赵清茹并没放松对薛玉笙那头的防备,便多少放心了。至于赵清山,这些年大部分的时间一直都在军营里,不是训练便是实战演习,自然很能明白自家妹子所说的事儿。

只不过赵清山觉着,在薛玉笙这个问题上,或许他那妹妹跟弟弟是不是小题大做了一点。薛玉笙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最多当年相处得不是很融洽,可毕竟也付出了二十年的青春作为代价。何必揪着不放咧。

当然,一边是自家嫡亲的妹妹跟弟弟,一边只是儿时一道长大要说关系有多少好也不见得,最多看在死去的薛伯伯的份上不会太较真的异姓弟弟,孰轻孰重,赵清山还是分得出来的。至少不会像自家老爹赵父那般偏心到不可思议。

“汝儿,你不会想……”

“试试呗,不是说最近正好系统升级嘛。”

“随便你吧。”赵清山并没反对。

赵清茹想做什么,其实很简单。记得上辈子的时候,有一款水果手机在华夏卖得尤其疯狂。事实证明,里面所安装的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软件程序,会将机主每天的行动轨迹以代码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反馈回远在大洋彼岸的终端。

看似没什么用的数据,在有心人眼里却能捕捉到不少蛛丝马迹,尤其上层机要部门的人员。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的功能。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时,只怕谁都不会想到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社会后,那些个个人信息能被当成资源出售,若是落入不法分子手里便成为了一棵棵摇钱树。

赵清茹也没做什么丰功伟绩,不过是在八十年代中期那会儿,将她那秘密仓库里,方原为防万一存放收集起来的资料拿了出来,上交给了唐扒皮。

当然,因为方原只是个小有背景的成功商人而已,所收集的资料涉及军事方面的很少,最多的就是些工业,尤其与普通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产品。可饶是如此,也让整个华夏的科技技术发展狠狠地往前迈了一大步。

比如移动手机这块,赵清茹上辈子国内第一部名为大哥大的砖头机是八十年代末才出现,短短十几年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才有了智能机。而这一次,所谓的砖头机打从一开始那体积就缩水了一半,bb机什么的虽然也有出现但一上来便是带中文内容的。

想要实现这些,自然少不了头顶的卫星帮忙。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些年,已经陆陆续续送了好些不同功能的卫星上天。

这一次,赵清茹暂且让私家小侦探撤离,不过是猜测薛玉笙有可能发现了有人在跟踪他,要不然也不可能那么乖地三点一线。早上离开新买的单身公寓到小吃铺,晚上坐公交车回到单身公寓,每隔一段时间去农贸批发市场进货。

一个才从里面出来就立马在那个“四月天”点了全套大保健,然后因为正义的朝阳区人民举报而抓了个现行,被治安拘留七天的人,连着快一个月就跟苦行僧修行似的,谁信呢。有时候太过刻意了,反而让人觉着假。

所以,赵清茹果断换了个菜单。想要知道一个人的行动轨迹,有时候并不需要特意派人跟着。一款跟当年的水果手机有着类似功能的移动电话,再加上薛玉笙在里面不小心让人打折了胳膊后,借着打钢钉固定手术时乘机植入身体的小芯片,双管齐下。

相信很快便有新的发现了。虽然这么做不厚道,可那又如何。

入夜,知道这事的周文涛搂着自家媳妇,躺在暖和的被窝里,轻叹了口气,随后道:“汝儿,你是不是小题大做了点?”

“或许吧。只不过薛玉笙这人我没办法不当回事儿。或许二十年的铁窗确实让他有所醒悟,然后浪子回头了,可他一出来就跟石耀廉那几个人凑在一块。”

“嗯?这里头怎么还有石耀廉什么事儿?”

“这个暂且就不清楚了。不过我听唐扒皮说,石耀廉那头最近好像在谋划什么事儿,还跟境外的一些敌对份子有过接触。”趴在周文涛身上的赵清茹稍稍扬起了头,将自己刚刚从唐越宋那里得知的事儿稍稍跟自家男人提了一下。

“汝儿,你是说卫星?”

“可能吧。这次若能提前将载人飞船送上太空,对于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发展无疑是里程碑式。但是,其他国家,尤其大洋彼岸那位总喜欢到处管闲事的世界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