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2/4页)

,好像跟你哥早一年来的知青。平时说话有点结巴,好像叫什么杨。”

“行了杨结巴,听你说话,黄花菜都凉了。”杨身旁的小伙子几乎跟兰婶子同时开口道,“喂,清山妹妹是吧。你刚刚说的三倍工分……”

“嗯?”

“当真?!”

“你不信?!”赵清茹反问道。说话时,赵清茹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下方才阻止那个杨说话的男生。留着跟自家大哥差不多的寸板头,个头不高也不矮,国字脸,带着几分面黄肌瘦。

说起来这个时期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儿营养不良,肤色暗黄。就连她,若不是这几个月明里暗里地精心调养,估摸着也不可能身体棒棒的。

“那几亩菜园子除草的活儿我包了。”

“姓钱的,你还真是想钱想疯了!”

“钱,钱钱东东方,你,你……”

“钱东方,那你现在手上的活儿怎么办?”跟钱东方一块的几个知青,生怕钱东方的活儿落在自己身上,一个个反应强烈。

反倒是钱东方径直走到了赵清茹跟前,指着左边那条田埂,开口道:“走吧。菜园子在那边。”

赵清茹领着装着水壶跟小竹篮子,低头跟上了钱东方的步子。

“你脑子挺好使的。”在半路上,赵清茹笑着夸赞着走在前头的钱东方。

知青干活不比那些个土生土长的村民,有时候甚至连个十岁左右的孩子都不如。所以咯,地里的活儿,也就是七八分工分,鲜少能达到十分的。像赵清茹这样初来乍到的新手,多数六分,好一点八分。三倍工分,三八二十四,即便抵消掉十分,也剩下十四分。

当然帐不是这么算的。

“我听说你跟你哥每天伙食不错?”钱东方突然回头看了一眼赵清茹。

“你听谁说的?”赵清茹之前并没有跟住在晒谷场仓库那边的老知青们打过交道。不过因为自家大哥曾经被这些人算计着不得不搬出来,宁可搬到破破烂烂的家庙这边也不愿意跟那些个人挤,要说里头没问题,谁信?再者说,还有个小芳,在那里刷存在感。赵清茹并不太想跟这些人有太多交集。

“你别管我听谁说的。回头你别赖账就行。”很显然,钱东方也瞧出了赵清茹对他的顾虑。

钱东方并不想占什么大便宜,尤其之前赵清山从晒谷场仓库这边搬离出去后,虽说他在这件事情上并没占赵清山什么便宜,但看到赵清山当时的处境没出头也是事实。钱东方只是守着自己,尽量不让自己吃亏罢了。

可人多是非也多。有时候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的。最开始的一年,有那补贴粮这日子还好一点,可第二年没了补贴粮后,一年到头的口粮是真的不够吃的。就这,还得被那几个好吃懒做,整天之乎者也满口仁义道德的家伙揩油。

尼玛,仁义道德能当饭吃?能让他不饿肚子?!

“赖什么帐?只要你干的活能达到八分。我就回头付你三倍工分!”赵清茹不客气地反驳道。

“行!”钱东方很是爽快地应了下来。

“对了,你要钱还是粮食?”

“随便,最好是粮食。”钱东方想了想,觉着钱虽好,但感觉粮食更好些。最主要的一点,再过段时间便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手里有粮食底气也更足些不是。

钱东方的手脚还算利索,看得出这两年里干了不少农活,技能熟练度明显上去了。这可比赵清茹这个只会在电脑里偷菜的小白强悍多了。

“你还能找到人不?”当然不能在一旁闲着的赵清茹一边清理着新长出来的杂草,一边问钱东方。

“你想找人帮你大哥?”

“嗯。”

“也是三倍?”

“也行。”

“小丫头,你这可是资本主义腐朽思想。”钱东方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要不然怎么办?”

是啊,要不然怎么办?虽说农活总得有人做。但钱东方好歹也不是第一年在沈家洼村当知青。旁的不说,这赵清山打从来到沈家洼村第一年,因为干活卖力,就很受沈老头几个的欢迎。当然,这里头主要也是因为有了强烈对比,才显得赵清山在这些个知青里不太一样。

赵清山博得沈家洼村村民的好感,沈老头在安排工作时,多数时候不会安排像今天这样又脏又累的活给赵清山。现在,这兄妹俩双双安排了脏活累活。说明什么?谁都不是傻子。

钱东方并不知道自己这么做会不会被波及,但勒紧了裤腰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