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 (第2/4页)

为斯楚瓦尔兹贝特帝国天下无敌,翎国必然也如同冰雪之国一样,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现在,他才知道自己彻底地错了。霸王与蔷薇五虎,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而且,他们君臣之间上下一心,即便想从内部瓦解翎国,也无从下手。而在正面的战场上,哥飞大帝首次认识到:兵多将广、以一当十,绝非斯楚瓦尔兹贝特所独有;身经百战、运筹帷幄,亦非哥飞大帝的专利;翎国,确实是一个有资格与斯楚瓦尔兹贝特帝国争天下的强者。

此次会面,虽然南北两国之间十分紧张,战争几乎是一触即发。但双方的领导者都认识到了对方的强大,认为以自己现在的实力,无法轻易吃掉对方。于是,以原先的虹国领土为南北缓冲带,两国各自收兵了。

·飞天凤凰

收兵之后,哥飞大帝开始正视翎国这个对手,并努力从各方面搜集其相关资料。在这些资料中,最让他注意的便是翎国总军师、在苏克城下有过一面之缘的“飞天凤凰”余风。

余风,本是中山匪部的残部首领。说起中山匪部,与翎国王室可谓有着血海深仇。翎国立国之时,中山匪部居于其西,占据天险月之山,常常四出劫掠翎国民众。而且在中山匪部的背后,还有与翎国为敌的风国、涌国的存在,这些国家都不愿翎国发展壮大,所以对中山匪部的恶行,不仅放任不管,有时更给予支援。直到翎国第二位国君——以善用计谋或者说阴险狡诈著称的静思帝,他说服风涌两国进击月之山,诱使这些翎国的敌人为图利益而自相残杀,最终成功地灭亡了中山匪部,并削弱了两大强敌。

中山匪部作为一个地方性的势力虽然灭亡了,但其残部仍然存活下去,据守月之山,且仍奉当年匪首的后人为首领。余风便是中山匪部残众这一代的首领。可是这位少爷,显然是土匪中的异类,自己喜读史书,还逼着部下们也去读兵法,并且采用正规军队的训练方法来训练匪部,对外则韬光养晦,不显山不露水,在霸王入山前,世人皆不知昔年一败涂地的匪部,已经被打造成了一支精兵。

翎国第三代国君退平帝因为决策失误,导致国都斐扬被沙国、风国、涌国三大强敌围攻,旦夕且破。退平帝临死前交代太子滕厉之,宁可舍弃国都,也要为翎国保留东山再起的火种。在他死后,滕厉之即位,随即率领部下突围西去。蔷薇五虎中的两位——沙漠猛虎海法斯特、西山神龙邓仙龙,在那时便已追随滕厉之左右,成为军中名将。

滕厉之西遁,进入月之山,随即发现了余风及其部下的存在。考虑到双方的历史夙仇,及翎国如今的衰弱,滕厉之不顾部下们的反对,孤身前往余风大营与之谈判。两人一见如故,捐弃前嫌,结为兄弟,余风从此倾力追随滕厉之,为翎国的复兴贡献了自己绝世的智谋与武艺。

此后,滕厉之在月之山举行了正式的登基仪式,随即封余风为前将军,与海法斯特、邓仙龙两名勋将并列。并且自号“霸王”,提前为自己定下了谥号,可谓前无古人之举。

在其后的数年中,霸王东征西讨,不仅收复旧都斐扬,宣告翎国复兴,更先后南征北伐,令风国涌国臣服,沙国覆灭。在此过程中,余风屡献妙计,先后收服沙国叛将董飞与海贼首领张奇,为翎国打下万里江山。霸王对其的信赖与恩宠也是世所罕见,可以说,霸王是翎国的脊柱,而余风才是翎国的大脑。

·龙凤之争

斯楚瓦尔兹贝特帝国12年,霸王9年,就在哥飞大帝为如何打败翎国、瓦解其名将阵容而寝食难安的时候,翎国爆发了一场惊世的变故,史称“龙凤之争”。

在蔷薇五虎将中,西山神龙邓仙龙一向离经叛道,行为不检,常有欺男霸女的丑闻传出。为人又狂傲,素来瞧不起余风。余风秉性清高,不屑与邓仙龙为伍,两人之间的关系一直就十分恶劣。就在霸王9年、余风北上与哥飞大帝谈判两国和平事宜的时候,邓仙龙悍然攻入余风府邸,抢走并强暴了余风的妻子。这位不幸的女子最终自尽,而返回翎国、知道了此事的余风,则展现了其最为狂怒的一面。可以说,龙凤之争,是邓仙龙自毁了翎国的长城,最终导致翎国的覆灭。

余风为报妻仇,孤身挑战邓仙龙,杀了他的全部亲卫,废了他的武功。随后便扬长而去,离开了翎国。

对于哥飞大帝而言,这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余风竟然来到了斯楚瓦尔兹贝特,表示愿意向他效忠。余风为了妻恨,而要举斯楚瓦尔兹贝特之兵,灭掉自己一手打出的翎国。

在归顺之初,余风便与哥飞大帝约法三章:第一,余风可以为他出谋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