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2/4页)

那便又是一个诸葛孔明了。(注:陈寿《三国志》说诸葛亮不善奇谋,那也只是相比诸葛亮逆天的政治才能。至少,在刘备挂了后,诸葛亮一个人带着一群蜀军能与司马懿跟一群魏将打得热火朝天,足见其军事才能变态了。当然,你要把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吹得有多逆天,可乐也不敢苟同。反正“奇谋为短”这四个字,可乐是信了。)

将波澜不定的心情平复后,刘誉朝荀彧微微一礼,微笑道:“在下刘誉,字子思,见过文若兄长!”虽然面带微笑,但刘誉的心情倒是有些复杂,此刻,刘誉真想将荀彧解剖掉,看看这家伙到底是怎么长的,居然会如此变态。

见刘誉朝自己行礼,荀彧也是微笑着对刘誉回礼道:“子思贤弟才气不俗,彧素有耳闻。贤弟所造的曲辕犁,彧也见过,此物妙用非凡,对农业一道的发展帮助良多。对于贤弟的奇思妙想,彧也颇为佩服!”

听得荀彧话里的赞誉之词,刘誉倒是觉得有些脸红了。原本,刘誉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有几分自信,乃至于自傲的,可如今与荀彧一比,那简直就是连渣都不如,将刘誉心头的那点傲气摧残得一干二净。正所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如今在见得荀彧后,刘誉当真是明白了这个道理。

“此乃小道,当不得兄长如此赞誉!”刘誉脸上一红,连连谦虚道。

而见得刘誉脸色微红的腼腆模样,荀彧也是觉得这面前少年极有意思,便问刘誉道:“子思贤弟,不知你来颍川所谓何事,不妨讲出来,或许我能帮得上忙!”

见荀彧如此说道,刘誉眼神中亮光一闪,当即不客气道:“誉此番前来颍川,便是想寻一处学风开放的学府求学。不过,誉对颍川并不熟悉,还请兄长指点一二!”

听刘誉说道此事,荀彧微微一笑,也没立即回答刘誉,反而继续问刘誉道:“那子思贤弟为何不去洛阳的太学进学?以贤弟皇室宗亲的身份,想来也不会有什么麻烦!”

听荀彧说道太学,刘誉微微一愣,便回答道:“一来,誉生性懒散,受不了太学那种严肃古板的学风。二来,如今宦官外戚当权,太学里也乱得一团糟,若是到太学去,估计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见刘誉说的如此明白,荀彧也不再继续追问。虽然如今太学落寞,比之一些盛名在外的私学大有不如,但却鲜有人会说得如刘誉这般明白。见刘誉直言不讳,对自己如此坦诚,荀彧也是邀请刘誉道:“颍川陈家与我荀家在这颍川开办了一所书院,里面贤才俊杰无数,名师大儒云集,若是贤弟不嫌弃,便去此处进学吧!”

“可是大名鼎鼎的颍川书院?”听荀彧如此说道,刘誉眼眸中精光一闪,微笑着问到。

“略有薄名,不足挂齿。若是贤弟不嫌弃,我可为贤弟引荐书院长辈!”听刘誉问道,荀彧轻声回答。

“誉愿往,倒是劳烦兄长了!”见荀彧欲推荐自己进入颍川书院,刘誉如何会不同意,当即回答道。

(对于荀彧这个人,不同人的看法或许不一样。在可乐心中,荀彧的政治能力至少是三国时期最最顶尖的,反正不会比诸葛孔明差。终极成长性的要求是,单属性过96,神技不少于两个。拥有神技,成长至少为高级,而高级则不一定会有神技。)

第十四章 颍川书院(第一更)

后汉三国中,实际上并无书院这种教学机构。颍川书院与其说是书院,还不如说是一处由地方豪强联合创办的私学。汉末,教育机构分官学和私学两种。其中官学以太学为代表,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不过,二十年前的两次党锢之祸,让太学元气大伤,如今太学也已变得名存实亡了。

自从孔丘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后,私学之风盛行。几百年来,私学不断发展,到了汉末,私学渐渐成了当下教育的主流。在汉末,一提到私学,让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庞德公创办的鹿门山书院和颍川陈荀两家联合创办的颍川书院。

颍川书院坐落在颍阴城郊,此处本是颍川荀家的一座别庄,在创办书院后,便被捐了出来充当学堂。颍川书院由颍川的陈、荀两家带头,联合颍川大大小小的世家门阀联合创办,教学实力雄厚,名传天下。相比其他私学,颍川书院不仅学风开放,而且还并不完全排斥寒门士子,可谓是天下读书人的求学圣地。

刘誉得了荀彧的帮助,进入颍川书院学习也少了许多繁琐的手续。这一日,在荀彧的带领下,刘誉跟着来到了坐落在颍阴城郊的颍川书院。

颍川郡青山绿水,风景如画,虽经受了黄巾之乱的摧残,但经过数年休养,也早已变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