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 (第2/4页)

心,那么这次就不能放虎归山!

达识帖木儿立刻遣人秘密给张士诚送了一封信,暗中约定联手做掉这个不服从命令的苗人首领。

张士诚十分高兴,干不掉朱元璋能杀死杨完者也不错,若不是杨完者这个家伙坏事,说不定自己还好好的在高邮当王爷,哪用委曲求全当元廷一个小小的太尉。

达识帖木儿亲自赶到杭州再次命令杨完者出兵浙东,张士诚出兵淮南。

杨完者不好和朝廷直接闹翻,就叫部将杨通泰、杨通知、李才富、肖玉分四路去浙东溜达一圈,他自己仍然在杭州花天酒地。

张士诚佯装率兵十万与朱元璋作战,暗中却屯兵杭州城附近,当探知苗军已出兵远征,即迅速调集兵力攻击杭州,以达识帖木儿为内应,围攻杨完者。

杨完者这才知道中了达识帖木儿和张士诚的毒计,然而他的军队不在身边,此时已无回天之力。他倒有自知之明,知道张士诚不会善待自己,索性与其兄伯颜自缢身亡。

等杨完者的部将得到消息率军赶回杭征剿张士诚时,张士诚早已闻风逃之夭夭。

为了平息“杭州之变”,安抚苗军,元廷赠杨完者为潭国公,谥忠愍,赠伯颜为衡国公,谥忠烈。

但这并不能平息苗军的气愤,他们举起反元旗帜,归附了朱元璋的军队。

朱元璋做梦也没想到,居然有一支苗军主动投靠自己,调查清楚原因才知自己无意中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可是他又头痛这支苗军的纪律性太差,恐给自己的仁义之师带来负面影响,急忙召开会议讨论苗军的安置,最后决定把这支苗军打散分配进每支队伍,同时派人约束他们的军纪。

国公府后院里,逊影一边牵着朱慢慢行走,一边笑着说道:“主子这招可真厉害。达识帖木儿想利用张士诚对付国公,主子偏叫他不能如意。许五、黄三两人只需三言两语就叫张士诚、杨完者斗得两败俱伤,最后国公得利。”

马秀英正在教朱标识字,听到此话头也不抬,淡淡地说道:“若不是这二人不齐心,怎么会受人鼓动自相残杀?只可惜让那张士诚逃走了。叫许五继续跟着张士诚,注意他的动向。至于黄三,杨完者这边已经没什么大碍了,把他调到别的地方吧。”

朱标抬起头,好奇地问道:“娘,什么叫自相残杀?”

“就是自己人互相杀害的意思。”马秀英摸摸他的脑袋,“乖孩子,这几个字写完,娘就给你讲一个河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

第二百五十一章 常遇春战朱亮祖

且说徐达、常遇春等人攻下常州后又奉朱元璋的命令攻打宁国城。

宁国城守卫森严,与常州不相上下。守将杨仲英、张文贵等人倒没什么能耐,只有一名将领异常勇猛。他姓朱名亮祖,是六安人,早年当地爆发农民起义,他曾召聚乡兵,保御乡里,因战绩出众,被元廷授为义兵元帅。

说起这朱亮祖还是徐达的旧相识。朱元璋攻下太平的时候,朱亮祖曾带着部下前来投诚,后又投靠了元军。这次听说徐达、常遇春来围攻宁国,他深知二人不容小窥,连忙联络守将,悉心防御。

红巾军刚刚赶到宁国城外,还没来得及安营扎寨,朱亮祖就领兵出城迎战。别看他年纪大,威猛不逊少年,一支长枪耍得飘飘如梨花飞舞,闪闪如电影吐光,就连徐达这样的猛将也无法抵挡。

在他的带领下,元军以逸待劳,打得措手不及的红巾军节节败退。

见势不妙,常遇春急忙挺枪而出。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常遇春自负力大无穷,却被当头一枪压得喘不过气来,慌忙向右侧一闪,左腿仍被戳中,赶紧策马回奔。

徐达担心诸将有什么闪失,马上鸣金收军。

朱亮祖趁势率部一阵追杀,红巾军只得丢营弃灶,逃出数十里,过后一清点,居然丧亡了几千人。徐达气得脸色铁青,他领军作战多年从未败得这么惨过,连对方的城门都没摸到就被杀得一路溃逃。

常遇春亦是满脸怒气,一边包扎伤口,一边不服气地吼道:“哇呀呀,这老家伙竟然比我的力气还大,明日我要与他再战!徐兄弟,如此勇猛一员大将,国公为何会让他叛出去?”他比徐达年长两岁,两人又同是“盖世大英雄”之一,彼此惺惺相惜,交情匪浅,常以兄弟相称。他在朱元璋攻打集庆的时候才来投靠,所以并不知道朱亮祖反叛的原因。

徐达苦涩地道出缘由,“那时郭天叙还在,国公并没完全统一军队,郭天叙的派系在军营中时常有欺凌新人的现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