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 (第2/4页)

旋而上,每十步有一个小平台,靠墙的一处设有桌椅,没有墙壁的一面向着不同方向,每一个平台所见的景色都不一样。第一个小平台,正面对着大船驶入的人工湖,金色红色相互交错的大船正停泊在凹陷的船坞,巨大的圆拱形梯级围绕在大湖外面,巨大的梯级上不是狭小的空间,而是一个个错位的小平台,犹如蜂窝状扇形展开。下面的小平台换了方向,可以看见大船沿途经过的河岸:平面屋顶上连绵起伏,几棵绿色植物和各色花卉点缀着达培歇这座山水城市。又拐过一个小平台,下面城墙的高高低低的堞露出来了,由于背着太阳,黑色的影子和外面的翠绿森林形成鲜明对比,

又到了下一个小平台,这次宁亚穗看见的是峭壁和山顶上的巨大石碑。山顶上矗立着数个宽却不高的方形碑,直直地立在看起来并不稳固的地方,碑看起来是实心的,然而大家都看见,碑背向达培歇的一面不停地冒出透明的飘浮物,不一会儿,透明的东西开始降落,消失在方形碑之后。宁亚穗看不见那些灵魂的变化,但她知道,阴间又来了一群新人,一批一批地源源不断。瀑布的水是从碑后面沽沽流出,从两座碑的间隔流出,一直奔向达培歇。“阴间大门,所有的人都这么称呼它。”徐艾琳再次向宁亚穗解说,“大门一共有十六道,在分泉之顶形成一个环,向着大裂缝的两个间隙可以看到日出日落。”

“环型?”宁亚穗好奇地问。

艾琳点头道:“对,阴间大门包围着一个泉口,流经分泉和达培歇的所有十六条河流都是从那里流出。”

“十六条河流都是源自同一个泉口?”

“没错。”这回是魁克长老说话,“灵界和冥界的一切物体,灵魂、水、石头、金属,都是从那个泉口过来的,不管何时那个泉口都不会断流,根据风之使者所说,当阴间泉口不再流水的时候,世界将会大范围改变。不过从来没有人见过泉水断流,记载中也没有。不过是些传闻,没必要注意。”宁亚穗仍然不断回头,不知不觉中又上了一层平台。

………【第九十三话 大神殿之影】………

又上了一层平台,是最高处的大平台。这回宁亚穗见到了宽阔的塔塔绍河,这条河是灵界达培歇和冥界达培歇的分界线。从这里眺望灵界,是宁亚穗既熟悉又不熟悉的土地,一片广袤的沼泽森林。从峭壁上奔流而下的水形成宽阔的河道,水里长满了青翠的树木,没有河岸,树木都生长在平静的水中。灵界的达培歇在树林的空地建造了低矮的房屋,人字型的屋顶,没有遮掩的正堂,门外的略高于水面的平台,纵横交错的无盖走廊,稀稀落落的布置和树林融为一体,那种自然美与冥界的人造之美有着极大区别。就宁亚穗所见,没有墙壁的屋子里总有人端坐,屋外的长廊常常有人经过,他们或者头也不回继续往前走,或者停下脚步休息够了才走,或者坐下来,面向尊者俯首祈祷。在这些房子上面,一些人在树冠上跳跃,手里腰间有袋子,有扁的有鼓鼓的:刹那间宁亚穗明白到他们在捕捉灵魂。

“他们怎么了?为什么对捕捉他们的人没有任何反应?”

魁克长老回答道:“他们刚进入阴间,喝过阴间的第一口水,如今他们已忘记人间的事情,但还没有形成阴间的意识,他们是阴间的新生儿,是最容易被控制的群体。有少数没在分泉喝水的还有过去记忆,但如果他们被灵界的美吸引过去,那么马上就会成为‘罪人’,下场可是十分凄惨的。”

现在大家所处的位置大平台是在瀑布旁,湍急的水流落在大平台下面的深潭,震耳欲聋的声音很快就把刚到的人群逼入旁边的圆形大殿。大殿里空荡荡的,没有装饰,没有雕刻,弧型的墙壁一边是白色一边是黑色,屋顶上的条型天窗总是把太阳的光辉透射到大殿的地板,只有白色的部分。魁克长老和其他人都站在门口处,一步也不踏入,长老道:“这里是整个阴间最特别的地方,能够来进入的人只有德古鲁家族的人。圆顶神殿,平时我们就这么称呼它,而正式的名称是……”

宁亚穗接着道:“大神殿。无生有,有分光暗、天地,四时之变,乃至万物之创造:一切从‘转世之木’的虚无演变成光明和黑暗,这个地方,就是‘转世之木’中点的延伸。”说罢,这个诞生于黑球、不属于阴间的孩子一步踏入大神殿内,空间马上就发生变化:阳光不见了,黑白色彩混合一起,空间变得浑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日月星辰,什么也没有。黑鹤飞到宁亚穗头顶,静止在那里。一个环出现,绕着黑鹤存在;又一个环出现,绕着宁亚穗旋转;一条链出现,穿过两个环,不知何处而来,要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