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 (第1/4页)

也就是从今天开始,许三郎慢慢染上了一种病,这种病和眼镜蛇毒般无药可救,因为它因情而生,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叫做——惧内,俗称妻管严,文有房玄龄,武有戚继光,都是此病的重度病患者。

接下来的日子,许三郎和睡莲闭门不出,宁园门口依旧有锦衣卫日夜把手,不准任何人出入,连宁园需要采买的物件都是写了单子给锦衣卫,锦衣卫派自己人买回来。

许三郎乐的清闲,日夜和睡莲厮混一处,想着给孩子取名字——皇上赐了男孩的名字,若生了女孩,还是得自己起。

书到用时方恨少,许三郎的秀才功名是买来的,他给女儿取了十个名字,都被睡莲以鄙夷的眼神一票否决了,许三郎知耻而后勇,干脆搬来厚厚几卷全唐诗,一个字一个字的琢磨,又觉得所有的字都配不上自己未来的宝贝闺女。

翻书翻得两眼直冒精光,许三郎干脆扔掉书本耍赖,他抚摸着睡莲的肚子,半是期许、半是威胁道:“我不管,这次只能是儿子,我实在想不出闺女的名字。”

睡莲优雅的翻了个白眼,“生男生女自有天定,你当是吃饭点菜呢。”

许三郎笑道:“皇上说男孩就叫许子龙,干脆这样吧,是女儿就叫做许子凤,龙凤呈祥嘛。”

睡莲摇着黑色蝉翼绡做的花鸟团扇,朝着许三郎的额头轻轻一抚,“不学无术!雄为凤,雌为凰,女儿叫许子凰还差不多。”

“嗯,不错,小名就叫做凰儿。”许三郎立刻拍板道。

宁园外,燕京又上演了一起大厦将倾,鸿胪寺卿受贿叛国,欺骗皇上,还和北越王胡氏勾结串通,刺杀大燕国伯爵,证据确凿,皇上大怒,鸿胪寺卿满门抄斩,女眷成为官奴发卖。

皇上发诏书,谴责北越王胡氏,若一意孤行,拒不改正,大燕国必当南征踏平北越。

千里之外的北越王胡氏立刻回应说他错了,愿意退位,将王位还给老国王的长公主,希望大燕国宽宏大量,莫要派兵南征,战争劳民伤财,北越国实在承担不起天怒。

为了表示诚意,北越王还派了自己的嫡长子带着国书来燕京,请长公主回国登基,并且携厚礼送给“受惊”的顺平伯,表示赔偿。

马上就要太子册封典礼,各国使者来朝贺,承平帝心里虽然不喜北越王串通自己的外交大臣,还刺杀自己信任的大将,但是当着诸国友邦的面,他最后还是宽宏大量表示若北越王遵守承诺,他不在追究其责任。

三月十二日,多灾多难的恩科在国子监重新开考,踌躇满志的宁佑、左手还抹着厚厚膏药的张大公子,以及其他在贡院劫后余生的举人们怀着悲壮而又期待的心情提着考篮重新入场。

就在同一天,新任的鸿胪寺卿姚大人带着北越国长公主,北越国王的嫡长子,北越国使者,以及大燕国五千护卫将士浩浩荡荡的南下北越,履行自己高升鸿胪寺头把交椅第一个任务。

谁也想不到,这五千多人将永葬异国他乡,只能魂归故里。

作者有话要说:越南王叛乱事件在明朝确有其事,过程和本文描写的差不多,把长公主改成王子就齐活了。

历史上结局是当明朝使者带着王子到越南,新国王设伏,将王子和使者全部干掉了。。。

这不能怪当时的永乐大帝朱棣失算,因为明朝太牛X了,他实在想象不到一个小小的附属国越南居然如此猖狂。

图为睡莲手里的新团扇,她以前那么牛X的象牙丝编织的团扇在伪帝之乱时被抢走了。

黑绸绣花蝶竹柄团扇,清,通长48。2cm,扇宽31cm。清宫旧藏。扇作十二葵瓣形,扇面黑绸地上双面绣折枝蛱蝶菊花。绣幅宛若图画,讲究虚实向背,层次分明,构图因扇骨而划分为左右二部分。其设色淡雅凝重,不用大红大紫,只在蝶翼稍加较鲜艳的红色,以点亮画面。

197

197、姚家二郎高中传胪,狼烟四起夫妻上阵 。。。

姚大人带着五千人马南下后的第七天;在颜家几个女婿的齐力斡旋下,青莲的公公张大人终于找了新工作——礼部员外郎;五品大员,携小娇妻南下赴任去了。

各位看官要问:朝廷就在燕京;为何张大人还要南下呢?

答案是:虽然大燕迁都燕京,可故都南京留有一整套官僚班底,六部、御史台等等和燕京一模一样,连国子监和翰林院也是一南一北两座。

但毕竟皇上在燕京办公;所以南京的六部清闲了很;几乎没有活干——有个很出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