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4页)

他们之间是“熟悉的陌生人”

在平方公里、40万人的深圳富士康,“熟悉的陌生人”是媒体自认为对富士康内员工关系的贴切描述。然而,他们似乎互相之间并不熟悉。

今年5月中旬,富士康举行的一场励志交流大会上设立了一个游戏,谁能说全同一个寝室的室友名字,可以拿到1000元奖金。遗憾的是,没有人拿走这份奖金。

从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发生至今,尽管逝者家属、个别员工情绪激动,但富士康整体员工在表面上似乎是比较平静的,这是富士康内部管理有方,还是员工们之间的漠不关心,还是事件另有跷蹊。

富士康跳楼事件,并没有造成企业停工整顿,有关部门也没有要求富士康整顿,园区依然和往常一样,机器依然在轰隆着。

富士康员工之间都是“熟悉的陌生人”这个定义论证了现有员工的反应平静。他们之间无暇彼此交往,亦无心与别人深交,他们都是打工赚钱的匆匆过客,依然忙碌在生产线上,为了自己多一份回报,依然选择了加班。

正如郭台铭先生说:“我们的现象是在正常范围的下限。”

“如果我把公司拆成90多份,你们就不会说富士康过于集中了。”

“我们现有的员工,他们虽然受到一些影响,但是,他们仍旧正常地工作,正常地生活,正常地享受人生……”

郭台铭先生如是说。

富士康的员工宿舍是随机安排的,进来一个安排一个。在富士康,同一个宿舍有一部分人上白班,一部分上夜班,所以经常的情况是说话都要压低嗓门,哪里有彼此认识的条件?“这里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员工们说。

宿舍从早到晚都异常安静,每天24小时,看不见任何人在走道里奔跑或者大声喧哗。“舍友之间基本不会说话。”员工们说。

“我们同寝室的舍友平日基本不会交流,在不同的班组,加上上班时间又不一样,所以大家不仅不交流,感觉都很少见面。”有一位员工说他来了近一年时间,从来没有和一个宿舍的人出去玩过。

没有人有工夫去关心别人,在这个地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十分冷漠。“如果不是做笔录,我们都不会知道他(马向前)的名字。”员工们说。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淡在富士康被发酵到了极致境界。“员工就像机器,流水线上单调枯燥的动作要反复不停地重复。”已经离职的张金对“13连跳”的看法认为不奇怪,“在电视里面已经看到新闻了,这是迟早的事,光在我们组,很多同事都做得很郁闷!只是没想到跳楼这么密集。”

“货如轮转”,愿打愿挨

5月23日,深圳龙华富士康南门,几十名年轻人聚集在路边一处小广场排队。路边的屋子里不时有人拿出话筒喊话,随后排队的年轻人便进入房间接受面试。长长的队伍逐渐缩短,间歇有其他人补充上来。

这里,便是富士康最大的招聘点,此前曾经出现过数千人竞聘的壮观场面,平日每天的排队量也一般在几百人。在近日连发“跳楼事件”背景下,这个招聘点的应聘人数已经有所下降。据悉,因为流失率太高,人力严重不足,导致生产线上的人均劳动强度比以前大大提高。 。。

“N连跳”,员工背后的“平静”(2)

富士康新闻发言人曾反问提问者:“如果我们是血汗工厂,为什么每天会有这么多人排着队要进来?”——有人就给予了很好的回答:“富士康同样每天都有大批人排着队选择离开。”

对于每年高达50%的员工流动率,在富士康可以用“货如轮转”来形容。

富士康人员流失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是缺乏归属感、缺乏凝聚力。没有一个合适的机制让这种问题得到一个舒缓,把自己从一个机器人、一个赚钱工具变回一个人,那就会有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出现,就会发生极端事件。

对于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消失,即便富士康可以洗脱“血汗工厂”的嫌疑,即便申辩“亡人事故”与企业管理方法无关,这仍然属于非正常现象。

为何在打工者心目中“富士康还不错”的企业内,面对图书馆、网吧、咖啡厅、游泳池等设施一应俱全的优良环境,还是有人选择了放弃?“以死抗争”的跳楼者,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或者说他们到底向谁抗争?不否认自杀员工本身的精神问题,不过,富士康也不能证明自己的无辜。

富士康员工从进入的那一刻开始,就启动了这样的程序:厂房—食堂—宿舍;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