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 (第1/4页)
“对了大王。我那大舅子怎么样了?”马谡这才想起关键的问题所在。只要孙权不出头,光是靠这些小的,只怕也是再难闹出大的动静来。看刘备这么轻松的样子,孙权想必是并没有参与这一件事吧。
果然刘备开口道:“孙仲谋一直在荆南隐居,此事想来还是与他无关。哦对了,这里还有一篇他们的檄文呢,你且看看!”说完又是拿起一张纸递给马谡。
马谡接过来草草一看,终于是看出点名堂来了。这篇檄文也不知道是谁所作的,不过看起来这些人还不算是太傻,在檄文中周循等人声称刘备拥兵自重。残害忠良,僭越王位,更兼残害江东的士民,乃是和曹操一丘之貉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他周循秉承其父遗志,号召江东士民随其一道击败刘备,然后解救出被困在荆南的孙权,以恢复孙氏在东吴的绝对统治。
看了这篇檄文之后,马谡总算是琢磨出点味道出来了。就在这时刘备已经是叹了口气,摇摇头这才开口道:“这江东刚刚平定不到一年,不想就有周循之辈不服王化,兴兵作乱。原本孤还打算,下次北伐的时候自江东出一支偏师攻打青徐。现在看来,想要抚平人心还是有些困难啊!”
“来日方长。大王何须惶急。如今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都已经实施,天下的士子不论贫富,都已经有了出仕之路。想来只需假以时日,江东人心必然尽数归附。”马谡看刘备忽然间有些意志消沉,也是不禁劝道。
“来日方长,可是孤也已经不年轻了啊!”刘备听了马谡的话,却是苦笑了一声道。听他这一说,马谡不禁有些愕然。不过掐指一算的话,不知不觉刘备今年也已经58岁了,在这个战乱频繁的年代。这个岁数勉强都可以算是高寿的老人了。一般的人到了他这个岁数,肯定已经是在家颐养天年了。就算是在医疗条件发达得多的后世,这个岁数也差不多要退休了。可是刘备呢,已经步入人生暮年的他,还在为了天下大事而殚精竭虑。显然现在他自己。也已经感觉到了时日无多,因此才不免有些惶急。
这些念头都只是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想到这里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位汉中王。和十年前在新野时候相比,这面相确实是苍老多了。但是马谡并不着急,因为历史上刘备至少还有五年的命,那还是在遭遇了荆州、夷陵两场大败之后。换成现在这个顺风顺水的刘备,肯定只会活的更长。想到这里马谡也是开口道:“昔日廉颇年过八十尚不言老,今黄汉升将军年过七旬依旧是勇冠三军,大王年不满六十,何须意志消沉?再说了,那曹操老贼身患头风病,这么多年熬下来,倒也活到今天了,大王比他自然是要胜过一筹的!”
听马谡这一说,刘备也是一愣,随即哈哈笑道:“幼常啊,到底还是你会说话呀!”说到这里刘备也是打起精神,开口问道:“那依你之见,既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同时实施,江东士民早该归心了,周循等人为何又要叛变呢?”
这个问题马谡也是想过了,当下看了看名单之后,这才开口道:“大王您发现没有,这些叛逆之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武将出身,而不是文官。”
这个问题刘备倒是没有注意到,当下看了一下之后,也是一拍脑袋道:“还真是如此所言,幼常,这是为什么呢?”
“那自然是因为江东的兵制了!”马谡既然发现了问题,以他的见识不会不明白这深层次的原因。和刘备乃至曹操不一样,东吴的军队,实际上是由一支支私兵所组成。而在东吴中,拥有私兵的将领多达上百之多,重要将领如程普、陈武等人,都拥有多达数千的私兵。最关键的是,这些私兵是可以父死子继的,孙权基本上不能够独自去调动他们,只有通过私兵所属的将领,才能进行调动。
而孙权想要让这些拥兵的将领们动用自家私兵为自己效力,靠的就是跟他们利害一致,比如用抗曹、抗蜀等口号使他们与自己同仇敌忾。而东吴的每一次军事扩张。所得到的疆土的与人口。也基本由那些参与作战的将领所瓜分,比如赤壁之战后,周瑜攻取了长沙北部汉昌郡,此郡便成为了周瑜的食邑,而鲁肃接管了周瑜的军队之后,汉昌郡便又转为鲁肃的食邑,这种情况在刘备集团和曹操集团之中,都是不可想象的。
现在换成刘备成了他们的顶头上司,这种容易造成尾大不掉之势的将领世袭制度,自然就被刘备毫不犹豫摒弃了。而这一来。也就极大地伤害了江东旧将们的利益。胆子小点的倒还罢了,胆子大一点的自然就忍不住铤而走险了。这个周循不愧是周瑜的儿子,居然能够想到从这里下手。只是没有民心的支持,光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