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2/4页)

人,交与臣妹做议和使,北上上京可好?”

赵构表情一僵。

他太清楚这个妹妹了。如今突然转变了态度,定然有异。

赵瑗依旧柔柔地笑着,歪头看着他,一副纯良且无害的模样。

“唔。”赵构点了点头,又说道,“既然嬛嬛点了这两人,朕允了便是。只是此番北上,凶险颇多,理当点一支官兵随行。朕瞧着京中御营不错,比岳飞、韩世忠要抵用得多了,也遣几个给嬛嬛使着。嬛嬛瞧着可好?”

——这是赤、裸、裸的监。视!

赵瑗笑得愈发温顺:“全凭九哥做主。”

赵构随即点了秦桧又点了万俟卨,随后又点了几个文臣,预备数日后与赵瑗一同北上。至于随行的官兵,赵构犹豫许久,终于撇开岳飞、吴璘、姚平仲等人,点了御营前。军。统。制一同随行。

等赵瑗听见这位“营前。军。统。制”的名字时,很想感谢赵构三日三夜。

因为那人,是张俊。

据说张俊前两月在秀州打了个老大的胜仗,才升了承宣使;据说张俊昨日才被赵构钦点为议和使,可谓春风得意。赵瑗默默地将秦桧、万俟卨、张俊的名字念了一遍,笑得如沐春风。

“此番北上,还要有劳诸位大人照拂。”

——与其让他们留在南边和岳飞死掐,不如带在身边,丢到上京去,永远也回不来才好。

——天知道他们能掐岳飞,将来会不会去掐其他人?

——比如……她的少将军。

诸人齐齐道了一声不敢。

赵瑗目光一一扫去,一众文臣之中,看她的目光有惊疑的、有敬佩的、有不屑的、有鄙弃的、有嗤之以鼻的……秦桧倒是神色淡然,瞧不出别的什么情绪来。

第64章 凶残的文官

月色颇凉。

赵瑗窝在营帐里;用炭笔小心翼翼地在纸上描画着上京的地形。去年她足足在上京呆了三四个月,虽然不能随意走动,但整座城池的大致轮廓,还是能勾勒出一二的。王贵妃先前所说的“诸妃大臣所关押的地方”,大多在上京城最偏僻最破败的角落;而且极难找到。她细细地描了半日;托着腮,对着这幅简笔地图发起了呆。

要在短短半日内;把这些分散关押的人通通带回来;还真是有些困难……

“不知帝姬可曾安睡?”帐子外头隐约响起了男人的声音。

紧接着;又是一个娇俏的女声答道:“回秦大人,帝姬早已睡下了。若有要事;还请明日再行奏报罢。”

悉悉簌簌的脚步声远去了。

赵瑗继续低下头;描着她的地图,神色有些苦恼。

赵构这一回,对她的监。视已经有些疯魔。

先是不准西军随她北上,又将御营抽调了一小半前来“护送”;紧接着还遣了四位贴身大宫娥伺。候。赵瑗据理力争了半日,才将四位宫娥缩减成了两位。但即便只有两位大宫娥,也是日夜轮替着留。守在她身边,半步不离,其中甚至包括了如厕。

至于她写下的每一行字、画的每一幅画,也全都被宫娥誊抄了,连夜送往燕京辽宫。

最要命的是,派给她的“议和使”们,除了她亲点的万俟卨之外,全都是御史台里一些挂虚衔的老油条。行军打仗他们是不在行的,做文章也做得一团糟,平素里最喜欢的便是捕风捉影,把三分错处硬说成七分。每天风闻奏事、揪着皇亲贵族的错处不放,便是他们最大的乐趣。

从燕京城出发至今不过短短三日,赵瑗便已经被弹劾了十七次。

第一次是“帝姬直面使臣,有违‘男女授受不亲’”,第二次是“帝姬随使北上,实乃牝鸡司晨”,第三次是“帝姬见识短浅,怎可担此大任”……据说最后一封奏折,直接把她私自放足之事批驳得狗血淋头,就差没把她的脚骨捏折,重新再缠回去了。

——靠之。

虽然她素来不喜欢爆粗,但这回终究是忍无可忍。

放足之事,就连她的未婚夫都没有多说什么,哪里轮到你一个外臣置喙!

她不但要放足,还要教唆天下女子放足。怎么,不服气?那就活活气死你!

赵瑗默默地腹诽了一会儿,将炭笔和简笔地图丢回空间,蜷在被窝里好好睡了一觉。

次日醒来,天光正好。

她在宫娥们的服侍下盥洗了一番又用了早膳,惯例在穿衣时被搜了一回身。可惜她除了手腕上那道浅浅的痕迹之外,身上连半片纸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