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部分 (第2/4页)

说挥发的快,说不得也能管些用。”

曹硕同曹项双手接过,按照曹颙所说,拧开鼻烟壶,往水壶里洒了几滴薄荷,剩下的倒到衣襟上。

一时之间,薄荷的味道挥散开了,也使得人头脑清明几分。

曹硕同曹项自己提了竹篮,跟两位兄长别过,往辕门去了。

曹颂见了曹颙的细心,生出几分愧疚来,道:“都劳烦哥哥了,我都不省得还要预备这个。”

曹颙笑道:“许是我多余,这个事夏天用的东西。如今已经过了中秋,秋高气爽的,未必用得上这个。不过是有备无患罢了,两个小的就算是心里紧张,拿这个东西嗅一嗅说不定也安稳了。”

曹硕同曹项之前排了不少士子,两人排着队尾,还要等一会儿才能到检查处。

曹颙同曹颂便没有走,而是等着辕门外,寻思等他们下场再说。这时,就听身后有人道:“表弟?”

曹颙因看着前面,刚开始还没在意。直到后边有有人喊了一声,他才觉得声音有些耳熟,回头一看,正是傅鼐的长子昌龄。

昌龄穿着半新不旧的单衣,带着两个提着竹篮的长随,正是应试举子的装扮。

曹颙带着几分诧异,道:“表哥也来应试?”

昌龄笑着点点头,道:“吃了几年兵饭,对武职却是有些腻歪了,想寻个正牌子出身。”

富察家是满洲大刑,傅鼐如今也做了正二品的副都统,昌龄自己也做了正五品的武职,如今却是重新参加乡试。这番魄力,使得曹颙也生出几分敬佩来。

昌龄看了看曹颙旁边的曹颂,道:“表弟是送兄弟来应试?不是听说这些日子正补差事么,怎么又走科举了?”

曹颙指了指排在队伍的曹硕同曹项道:“是我家老三同老四两个,他们今年第一次下场了!”

昌龄晓得曹颙有几个堂弟,但是除了眼前这个到了弱冠年纪,其他的不过十几岁的少年。听说是那两个小的应试,他倒是有些意外,道:“是他们两个,年纪甚轻啊,这个岁数的学子多在学堂求学!”

曹颙笑道:“左右还小,不过是来张长见识罢了!”

因士子们都去排队待检去了,昌龄同曹颙寒暄两句,便也进了辕门。

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才到曹硕同曹项兄弟两个临检。

那几个检查的差使,将两人从头到尾搜身,鞋子也叫他们脱了。最后,他们还蹲下来捻了捻袜子,见是单层的才起身。竹篮里的东西也逐一翻过,却是没什么私带,才叫两人过去。

曹颙同曹颂在这边看着,已经是松了口气。曹硕同曹项两个检查完,转过身来,见哥哥们还在,冲他们挥挥手,才进了考场……

第445章 科举(下)

这科顺天府乡试的正考官是国子监祭酒徐日暄,副主考是河南道御史田轩来。

此次的开考时间是八月十八,主考官却是八月初六才任命下来。自打初六开始,两位主考官便闭门谢客,为了避嫌疑,不得同任何同僚往来。

因都是京官,曹颙也认识徐日暄。他是康熙二十七年的进士,正牌子科班出身,之前也到地方任过乡试主考官。

却是因不在一个衙门,彼此没有半点交情,曹颙不过是识得他罢了。

从贡院出来,曹颂有几分沮丧,对曹颙道:“哥,弟弟是不是忒没出息?小四才多点儿大,都没说怯场,我这当哥哥的,却是没出息。”

曹颙道:“嗯,却是有点儿没担当。人生一辈子,怯场的时候多了,有的时候能退一步,有的时候却是硬着头皮也要上的。不过,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存有畏惧之心,也是好的。那种自以为是的家伙,岂不是让人很笑话?”

曹颂听得迷糊,却是不晓得哥哥到底是在训斥自己,还是在安慰自己。

无他,曹颙不过是自嘲罢了。

方才看到昌龄下场应试,这对曹颙触动很大。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年纪,好像人人都有些追求,他这边却是暮气沉沉。

不晓得为何,他心中觉得有些憋闷,长吁了几口气,也不觉得畅快。

天上繁星仍在闪烁。但是路边的树影却有些淡了。

说话间,兄弟两个到了胡同口,停马车地地方。

远远的从贡院方向传来钟声,已经到了封院的时候。曹颙同曹颂扭头望去,陆陆续续的,都是送完士子出来的亲朋……

当贡院封院的钟声响起时,曹硕同曹项兄弟两个提着篮子,手里拿着进场时领的两根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