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部分 (第2/4页)

多少君子倒在小人的攻讦下。若是你觉得受不了,还不若赶紧上折致仕,以免身受其祸,让我们跟着糟心。”

曹颂羞愧不已,低着头道:“是弟弟猖狂了,只想着在大哥的地盘上,又喝了几盅酒,言语就放肆了……往后长了教训,再也不敢……”

驿站,魏德房间。

见文杰提着大包小包回来,魏德目瞪口呆。

“都是世叔母预备的,这是给叔祖母的人参同灵芝,这是给婶娘预备的首饰同料子,这是送叔叔的砚台,送堂兄的两盒湖笔,给两位妹妹的荷包……”文杰小声说着。

因族叔是先回来的,曹颙夫妇便吩咐他将这些见面礼拿回来。

不是他自专,没有问过族叔之意就受了礼;而是身为晚辈,他只能听吩咐,也没有多嘴的余地。

况且,他也晓得,曹颙夫妇准备得这么妥当,还是因他的缘故;他要是推三阻四,倒显得不知好歹。

魏德看着这些东西,半响方摆摆手,道:“知道了,不早了,你也早点安置去吧……”

等到文杰退下,魏德在炕上,却是辗转难眠。

自己真的那么坦荡么?在听说新总督便是与侄儿家有旧的曹颙,他没有过窃喜与期望么?

第1118章 秘折

曹颂还要去同李卫汇合,在总督府就停了半日,次日一早就踏上返程。

曹颙给他预备的是一万两银票,省得他手上不够开销;初瑜这边,则是一套镶珍珠的头面,一套宝石首饰,还有四块上好的料子,这是给跟随曹颂南下的紫兰预备的,既充了年礼,也好给紫兰撑撑门面。

静惠孕期才三月,等到生产,再到婴孩大些,能经得住长途跋涉,要一、两年的功夫。这在之前,紫兰作为总兵府女眷,少不得也要往来应酬。

除了给曹颂与紫兰备下的东西,李卫夫妇也预备了一份,由吴茂带人跟着曹颂同去,算是送李卫的程仪。

等到腊月初一这日,总督府升衙,曹颙见过了来轮班的大小官吏。

早在康熙朝时,只有皇上恩典的地方臣子,才有秘折专奏之权。

到了雍正朝,这个秘折专奏之权,好像也没那么值钱。

曹颙手上,就有两个宫里赐下的带锁的檀木盒子。只是之前还没有秘情可陈奏,他便依例,每隔三日上一次请安折子。

折子里,除了恭请圣安这些,就是他日常处理的政务见闻。

要说这一个月的成就,就是清点出各府县可垦荒田亩、山荡、洼地两千五百六十三顷四十五亩又奇。按照常例,这些新开垦的荒田,多是就地发卖,卖地之资,三成收归国库,七成归地方。

曹颙请旨,将这些新田归入官田,由地方贫农耕种,所种植苞谷与番薯,用来充社仓,以备荒年。

如此一来,就损了直隶上下官员的利益。可曹颙并不担心,因为他是直隶总督,是利益链中获益最大的一个。在外人看来,是他舍了利益去谋求皇上恩宠。

其实,他是想着“开源”、“节流”二字。

不管是练兵,还是疏通河道,都是花银子的差事,他要是凑不齐银子,一切都是空谈。

二千多顷新地,良田只占两、三成,剩下多为山荡与洼地,加上官卖时猫腻多,并没有换几个银子;留着充作官田,却能供给几处社仓。待到荒年,直接赈济米粮,而不是银子,官府少一份支出,百姓少一成盘剥。

至于官员损失的那部分收益,曹颙并不急,他既想要增加藩库收入,往后还少不得同下边的官员打交道。

也不会有不开眼的,这个时候来挑战总督的威慑力。

今年,可是“耗羡归公”的第一年,也是发放“养廉银”的第一年。各州县的“火耗”银子,都统一入了藩库。

直隶今年全省课税银二百八十万两有余,“火耗”银子十六万余两。课银已经使人押往京城,“火耗”银则入了总督府下的藩库。

这“养廉银”的发放数额,同地方经济相关,也同官员一年政绩相关。知县上头,差额还不算大,根据所辖县城繁简不同,数百到一千不等。知州、知府以上,总督府吏评的不同,“养廉银”从数百到数千,这里面的差别就大了。

要是曹颙心黑,控制“养廉银”的数额,“火耗”银子最少能剩下一半。

可是没必要为了八万两银子,就将全省的官员都得罪了。

曹颙与蒋坚、宋厚、冯传商议后,决定开春即推行曹颙先头制定的“发展农业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