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部分 (第2/4页)

说十六阿哥是曹家的至亲,也是父亲的好友,可该守的礼仪还是要守的,尤其不管是曹颙,还是天佑,都是十六阿哥的晚辈。

因此,天佑还要开口亲送,却见曹颙在十六阿哥背后,轻轻的摇了摇头。

十六阿哥虽指了春霞,可春霞守着规矩,并没有直接应下,而是望向曹颙。

见曹颙点头,春霞才老实的挑了帘子,温顺的引着十六阿哥出去。

天佑没送到前院,却也送到梧桐苑门口。

看着两人渐远的背影,还有风中隐隐传来十六阿哥的说笑声,天佑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等回到上房,曹颙已经阖眼躺下。

天佑虽满心疑惑,也不愿扰父亲休息,近前将父亲的被角掖好,才悄悄的退到外间。

想了又想,这样熬有些浪费时间,他便出去吩咐小丫鬟去葵院取了两本书过来。

他就在东屋看书,心里盘算着恒生估摸什么时候到昌平庄子。

即便是快马,毕竟距离不断,估摸这个时候能到庄子就不错。

天佑看了看窗外,已经是黄昏时分。

昌平那边几位长辈,想要今日折返是来不及,最早也要等到明早返程,明天中午能回府。

天佑心中很是愧疚,若是他仔细些,早发现父亲不舒服,也能早些往庄子那边送信,不至于几位长辈隔夜回来……

正如天佑猜测的一样,李氏与初瑜却是是次日一早就离了昌平庄子回城。

这婆媳两人回去,密太妃当然也不好再住下去。

她心里也惦记曹颙,想要随李氏婆媳回曹府探视,可想到自己身份所限,坐卧都要惊动许多人,曹家现下上下想来都忙着,哪里还好惊动他们招待。

这般想着,密太妃进城后就同李氏几个告别,直接回了贝勒府。

随着李氏、初瑜婆媳回归,曹颙卧病休养的消息也传了出去。

同曹颙这个户部尚书因疾休养的消息传出来的,还有一条消息更劲爆,那就是兵部尚书告老,山西总督伊都立调回京升兵部尚书……

第1309章 新尚书

伊都立升任兵部尚书,不仅曹颙意外,连十三阿哥与十六阿哥都吃了一惊。

虽说外放这两年,他先是巡抚,后挂了总督衔,可政绩平平,实没什么可称赞的。若说长处,大概就是不贪墨不钻营又正值壮年。

其实,到了督抚这个品级,只要不太贪心,官场上的人情孝敬也能攒下一副丰厚家底。

那些依旧不满足,继续伸手的,无非是野心与贪心两条。

野心是指想要用金银做敲门砖在官场上再进一步,贪心的则是想着自己不缺,儿孙、曾孙呢?

人心如此,欲壑难填。

倒在督抚任上的地方大员,绝不是一个两个。

伊尔根觉罗氏是满洲大姓,伊都立又出身家族嫡系,家资富饶;母亲是八旗贵女,嫁妆丰厚。伊都立是富贵乡里养大的,又不缺银子,自然不屑像其他地方官那样刮地皮。

他连襟是十三阿哥,是总理王大臣,除了皇上,朝堂上第一人。

这使得伊都立没必要像其他督抚那样,安排族人子弟在京中钻营,呼应地方,除了更好的了解朝廷动态外,也有防范小人谗言之意。

至于他与十三阿哥之间,不仅是连襟,还做了亲家,让他怀着攀附心思去巴结十三阿哥,他也放不下身段。

毕竟,论尊卑的话,从身份上说十三阿哥是尊,伊都立是卑;从亲戚辈分上说,他的辈分在十三阿哥前。

虽说伊都立政务平平,可也算勤勉,没有出过什么纰漏,加上不贪墨、不钻营这两条又得了圣心,早已被雍正留意上。

这回用伊都立取代曹颙升任兵部尚书,雍正也是经过一番思虑。

他晓得十三阿哥的性子,最是想着避嫌这些。

若是同他商议,他定会以伊都立考评平平为名,另举人选。因此,雍正便直接下了旨意给张廷玉,直接将伊都立升调消息公之于众。

十三阿哥意外虽意外,可也无可奈何。

皇上金口玉言,既是御旨都下了,也没有更改的余地。

他有些为曹颙惋惜,又隐隐的有种猜测。

早先皇上定下曹颙为兵部尚书的意思已经确凿,若说有什么原因会引起这番变动,那就是曹颙的患病卧床。

十三阿哥有自己的消息来源,曹颙的病症与处方对他来说并不是秘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