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部分 (第2/4页)

前,这般随意话家常的,除了早年的十三阿哥,也就只有十六阿哥了。

“按照报备,明日科尔沁和硕卓礼克图亲王巴特麻就该到了。派何人出迎,儿臣特来请皇阿玛示下。”后一句,三阿哥是对着康熙说的。

卓礼克图亲王是蒙古世袭罔替的亲王爵位,初封亲王是已故太皇太后的同胞兄长乌克善,世祖废后之父。

他原本是个实权王爷,与土谢图汗分掌科尔沁各部。

因他同多尔衮交好,被世祖顺治所厌。多尔衮死后,顺治亲政,以加恩继后家族为名,夺了乌克善的权,将科尔沁左翼交给他的兄弟达尔罕王一支,使得这一支成为闲散亲王。

等到康熙即位,为了尊崇太皇太后的娘家,对于和硕卓礼克图亲王这支也屡有加恩。

现下的亲王巴特麻是乌克善之孙,与康熙平辈,算是蒙古诸部众辈分较高之人。三阿哥郑重其事来请旨,倒是也说得过去。

康熙想了想,道:“既是巴特麻要到了,就由你带着理藩院大臣出迎;过几日罗卜藏衮布到时,再让四阿哥招待。”

听到前面的话,三阿哥还欢喜,听到后边的,却是不由犯嘀咕。这明明不干户部的差事,为何要安排四阿哥参合外藩之事。

罗卜藏衮布也是太皇太后娘家人,固伦瑞敏公主长子,执掌科尔沁左翼蒙古的达尔罕王。

论起分量来,罗卜藏衮布比巴特麻只重不轻。

三阿哥口中应着,心里还在郁闷,康熙已经带着十六阿哥先行。

三阿哥不敢跟着,但是也好奇他们做什么去,就趁人不注意,看了魏珠两眼,眼里满是询问之意。

魏珠伸出手来,比划一下,带着侍卫们随着圣驾而去。

三阿哥怔住,要是他没有眼花,那就是个“四”,看着是圣驾一行地方向,可不正是四阿哥的帐子?

十六阿哥跟在康熙身边,心里念叨着的苏赫巴鲁。

虽说他不是嗣子,没有继承王位,但是有公主额娘在,日子就不会难熬。等到公主薨了,要是他在科尔沁待得不如意,就想个由子将他调到京城任职。

方才,魏珠比划得确实是“四”,跟在康熙身后,他瞄着十六阿哥的背影,寻思十六阿哥的用意。

曹颙这些日子,经常出入四阿哥行帐,并不是秘密。

比如魏珠,就已经有所耳闻,只是没人在御前说嘴而已。

十六阿哥向来同曹颙交好,当不会害他,在御前捅开这件事儿,指定另有用意。

想到此处,魏珠就放下心,不再胡思乱想。

四阿哥行帐中,四阿哥正结合前些日子直隶堤工冲决之事,同曹颙说《农政全书》中的水利卷,还问询起他的对策。

对于农事,曹颙这几年关注得多,还能接上几句;对于水利,曹颙作为一个文科生,就是上辈子听过的“植树造林”。

等他说出,却是被四阿哥一口否决。

河坝附近,只宜囤淤开田,不易种树,会使坝体松弛,更不易抗洪。

曹颙有些不服,即便河坝附近不易种树,那上流源头附近,是不是应该广植树木,减少河沙冲击,使得水流流畅,减少流水堵塞河道引发的洪灾。

这点,四阿哥早先也听人提及,却是因操作起来不易,没有放在心上。

如今,听曹颙这般说辞,他寻思了一会儿,道:“这也未尝不是个法子,倒是应了‘堵不如疏’这个道理。”

两人正说得热闹,却不知帐子外康熙一行已经站了好一会儿了。

听了这些功夫,帐子里的两人没有半句闲言,说的都是正经学问与政事,康熙点了点头,暗暗满意。

十六阿哥早就盯着康熙的表情,晓得见好就收的道理,挑了帘子,躬身请康熙进帐子。

帐子里,四阿哥与曹颙已听到动静,都往帐口这边看来。

见是康熙,两人忙屈膝跪迎。

康熙进了帐子,视线就落在书案上高高的一摞书上。待上前看了,除了《农政全书》,还有其他的几本农书。

听十六阿哥提及,曹颙现下做了学生,康熙开始时并不高兴。

他向来习惯揣测人心,自然想着四阿哥此举是否有其他用意。

直待亲耳听了,这两人一个教得仔细,一个学的认真,他先前那点不快也都烟消云散。

他坐在椅子后,视线从书上,移到四阿哥身上,又从四阿哥身上移到跪在四阿哥身后的曹颙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