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部分 (第2/4页)

却没有严查追究之意。

原因无他,还是求个“稳”字,既敲打敲打地方官员,又不愿因此事横生波澜。

曹颙只觉得悲哀,年迈的帝王,即便晓得这个国家已经贪官污吏横行,民生多艰,官场已经臭不可闻,也没有魄力去挖掉上边的腐肉。

不过,康熙虽“求全”,但是也没有老糊涂,总算还晓得四阿哥是能干的,真心为国为百姓之人。

在四阿哥病愈后,康熙还幸了王园,算是化解了父子之前因政见不同产生的嫌隙。

行宫内外,又是一副父慈子孝的画面,看得三阿哥腹诽不已。

即便他明白过来,晓得那个位置“不可争”,他就再也没有之前的小动作。但是,身为诸皇子之长,要说完全死心,那是不可能的。

如今,他只盼着皇父多活两年,西北十四阿哥兵败,这样说不定皇位就消停的落到他头上。

或许是立场不同,感悟就不同。

早先三阿哥只以为随扈御前,是得皇父宠爱,是好事儿。

今年到热河,呼啦啦跟了一堆皇子,三阿哥不由多想。

与其说是“宠爱”,还不如说是“防备”,京城一个能干、独当一面的皇子都不留,皇父到底在“防备”什么?

不好多想,多想叫人胆颤心惊。

就在热河的安逸生活中,曹颙迎来了他二十八岁的生辰。

因不是整寿,所以他们夫妻本没想操办,但是官场上的陋俗,“三节两寿”属官是必须要孝敬上官的。

尤其是曹颙升了户部侍郎,他的生日在官场就不是秘密。

如此一来,管户部、内务府属官送来的寿礼,就有不少。户部是曹颙的直属,内务府是他早年待过的,如今有不少同僚还在,大家晓得十六阿哥与曹颙的交情,也乐意保持关系。

京城的曹元也写信过来,过了六月中旬,就陆续有京官往曹府送寿礼,亲朋故旧家也相继使人登门。

如此一来,曹颙想要低调也不行,只得寻了个好馆子,要了两桌上等席面到园子里,答谢同僚。

至于内宅里,也摆了两桌酒,由初瑜陪了女客。

至于请戏班、演大戏那些,则是全部免了。如今西北打战西南乱,中原又大旱,曹颙可不敢这个时候出风头。

若是被御史盯上,胡乱扣个罪名,触怒了康熙,岂不是冤枉?

皇子皇孙中,曹颙只请了同衙为官的四阿哥与发小十六阿哥。四阿哥公事“繁忙”,只使人送了礼过来,十六阿哥则是同伊都立一道,带了几个曹颙相熟的内务府官员来吃酒。

十六阿哥手中,翠绿翠绿的,正是前些日子他过生日时,曹颙送的寿礼——翡翠烟嘴儿。

十六阿哥虽戒了鸦片,但是这几年因为卷烟在京城的推广,他也不能幸免。

曹颙劝了几次,都拦不住,毕竟这烟叶同鸦片不同,传到中国几百年了,危害没那么大。

就算没有卷烟前,大家用烟袋锅子就抽了两、三百年。

还好,对于卷烟,十六阿哥更多得是当成一种男人的消遣,烟瘾并不大,只是在别人抽的时候,跟着抽一支。

曹颙既劝不了十六阿哥不抽烟,就寻了块好玉,使人雕了组烟嘴儿,送给十六阿哥。

能不能起到过虑作用,曹颙也说不好,不过是觉得有烟嘴儿总比没有强。

不想,这小小的烟嘴儿,却引起蒙古王公的侧目。

蒙古王公有辽阔的封地,名下牛羊奴隶,外加上朝廷的赏赐,不能说个顶个儿是豪富,也比京城宗室王公阔绰得多。

这卷烟,早让九阿哥推销到蒙古各部。

如今,蒙古王公的随身带得荷包里,装一只金烟盒、银烟盒是常事。与人见面,除了上茶,多还要上烟意思一下。

但是这个时候的卷烟没有过滤嘴,抽不到最后,一支烟要扔小半截。要是想多吸两口,就要烫着手指头。

十六阿哥手上的烟嘴儿,看得不少人眼热,不少人打听是从何而来,想要高价求十六阿哥“转让”。

曹颙给的寿礼,十六阿哥自然不会“转让”,但是他脑子活络,当即就看出这“烟嘴儿”大有的章程可作。

于是,在禀了康熙之后,就有人快马加鞭赶回京城。

数日后,热河就出现“内造”烟嘴儿。材料不同,有玉石玛瑙、黄金白银,有单个儿镶嵌宝石的,还有大小不同成套的。

自然,这新奇物件儿,价格也不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