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部分 (第3/4页)

有人给扫尾巴,倒是没惹出什么大乱子。

正好施仕纶知府扬州,想要为扬州百姓除了这一害,便设计擒了黄天霸。

不知施仕纶是怎么说的,年少热血的黄天霸就决定“弃暗投明”,亲自指证了三个“义弟”,帮着官府,将那三个祸害百姓的纨绔子弟问罪。

从此,黄天霸就依附施仕纶,做了施家的门人。

直到前两年,施仕纶病故,黄天霸才带着徒子徒孙回扬州定局。

在施家扶持下,他两个儿子已经出仕,几个年长的孙子,也有了功名。

就连黄天霸本人,也是以三品参将身份致仕。

三十多年的时间,黄家从一个赚血汗钱的平头百姓,成了官宦人家,在江南也成了传说中的人物。

曹颙听了这一番解说,只觉得哭笑不得。

他早就觉得这洪门的行动太古怪了些,竟然大喇喇的同官府较劲,原来只是因万复的缘故。

“大供奉觉得,我能做什么?”曹颙正色道。

闹了这么大动静,不是一句话就能免了的。

不管万复是真心想投奔官府,还是信口雌黄,事态已经不由他做主。

即便李卫,也未必能全权做主。

满清建国以来,对汉人防范甚严,大清律上,汉人无故十人集会,就是死罪。

庞家村,却是洪门家属,又敢拿武器对抗官兵。

雍正如何能容忍?

曹家比不上当年的靖海侯府,万复的身份,又比黄天霸重了多少倍。若是说曹家能在这个时候庇护万复,那才是不自量力。

曹颙是想要报答报答曹甲护卫自己十几年的辛苦,却也不会用压上全部身家性命的方式去报答。

“并不敢叫老爷为难,只想求老爷在李大人跟前讨一句话。就是那庞家村的村民能不能放,万复还有活路没有的,若是没有,我便叫他离了这一摊,回琼州避难也好,去南洋也好,终要保全了性命才好。”曹甲道。

说起来,这确实不算太为难之事。

能让曹颙为难的,只有曹甲与万复的关系。

若是曹甲真是洪门中人,被揭开来,说不定就要将曹家拖下水。

可是以父亲的谨慎,当不会做如此给祖孙遗祸之事才是。

曹颙看着曹甲,寻思半响,道:“大供奉,请恕我多问一句,莫非大供奉同庄先生一样,早年也当得‘皇差’?”

他能想到的,只有这个了。

谁让曹家早年是曹家在江南耳目,身边有些皇家安排的人,也是正常。

庄先生幕僚身份,在索额图府卧底二十年;这个曹甲是江湖人身份,跟洪门搅合到一起,似乎也有可能。

曹甲听了,立时变了脸色。

他看着曹颙,长吁了口气,道:“罢了,老爷的谨慎,丝毫不亚于太爷,若是小人藏着掖着,倒是要让老爷操心。”

他本是直隶人士,包衣人家的幼子。

五岁时由父兄送到内务府备选侍童,经过五年秘密学习后,十岁被送到福建。

以流民孤儿身份,加入洪门,后被万云龙收为义子。

十五年后,同其他渗入洪门的几个伙伴联手,发动了洪门内乱,毒杀洪门门主万云龙,使得洪门势力分崩离析。

而后,因重伤垂危,休养数年。

虽说完成了任务,可他却无家可归。毕竟,在父母眼中,他早已“夭折”多年。

天下虽大,竟无可去之处,除了打打杀杀,又无一技之长,只能跟丧家之犬似的游荡……

第1235章 兄与弟

京城,曹府。

今年的年夜饭,因李氏服丧的缘故,摆在梧桐苑。

虽说高太君是无服长辈,可西府都是她的晚辈,即便是看在李氏份上,“三七”未过,众人也没有嬉戏的心思。

用罢了晚饭,兆佳氏去兰院,陪着李氏说了一会儿话,便带着东府诸人回去。

西府这边,李氏服丧,曹颙南下,使得众人也少了几分热闹。

恒生虽回来吃了团圆饭,可这样的日子又能有几日。等到喀尔喀那边的属官到了,公主下嫁,恒生想要再这样回曹家,也是不容易。

加上妞妞婚期定在四月,今年是最后一次在曹府过年,孩子们也都带了几分感伤。

连年幼的天宝也少了几分淘气,乖乖的跟在长生身边,听叔叔讲年兽的故事。

见婆婆神情恹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