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 (第2/4页)

岁爷,淳郡王对曹颙之举荐,奴才感激不尽。可曹颙年少无知,学识有限,才力不及,当不得大用。太仆寺卿,为天家近臣,位高责重,曹颙弱冠小儿,恐难任此重职。若是出了纰漏,反而愧对万岁爷的恩典与王爷的提契,还请万岁爷三思。”

康熙瞧着曹寅神色不似作伪,也晓得他说得是实情,颇感欣慰,到底没被权势蒙了眼,还记得处处以皇帝为先。

看了看三阿哥与八阿哥等人,康熙还是拿定了主意,自己身边使唤的臣子,不点自己选中的,难道还要让这些皇子阿哥安插人手?

他摆了摆手,道:“曹爱卿无需自谦,曹颙这几年的所作所为都在朕眼中,虽说没什么建树,但居官还算勤勉,或可一用。”说到这里,眼睛扫了扫几个年长阿哥,问道:“你们是他的长辈,你们看呢?”

因拉拢不成,三阿哥对曹家父子都是带着几分防范的,但是眼下他出列后,却是笑眯眯的说道:“曹颙行事向来稳重,为人亦谨慎守礼,颇有‘仁孝’之名,儿臣对这个侄女婿也甚是喜爱。皇阿玛慧眼如炬,既然皇阿玛瞧着曹颙可用,定是无差。若是皇阿玛不嫌儿臣多事,儿臣愿与七弟联名举荐曹颙担任太仆寺卿一职。”

这番赞赏,听着甚是真诚。若不是晓得曹寅父子做孤臣,并没有抱哪个阿哥的粗腿,怕是众人都要以为曹家是三阿哥的人了。

康熙也颇感意外的看了三阿哥一眼,见他不时抬起头来,探察自己的神色,心里冷哼一声,老三这般做,只是为了顺应他这个皇父之意,讨他的欢心罢了,哪里是真赞赏曹颙或者是真心为他分忧。

曹颙在旁听着,已经是哭笑不得。不过,他也稍感庆幸,为自己说话的是三阿哥,否则若是这番“表演”换了八阿哥来演,万一四阿哥当真,心里记了仇,那他可实在冤枉。

就听龙椅之上,康熙又问四阿哥。

四阿哥出列,顿了顿,回道:“回皇阿玛的话,曹颙做事虽算尽心,不过年岁甚轻,阅历有限,如此幸进,未必妥当。眼下,不两日便是万寿节,万一出了纰漏,也不是曹颙能担待得了的。还不若寻个老成些的臣子,暂代此职,以策万全。”

四阿哥这边说着,那边曹颙已经是暗暗点头。这算不算以往的“攻势”有了成效,四阿哥这般说话,虽然在别人看来,好像是得罪了曹家父子与七阿哥似的,但是曹颙却只当他是好心。

不管是真好心,还是假好心,只要使自己避免掺和进去,曹颙便感激不已。

这话听到康熙耳中,却是另一番意思,只觉得说得不偏不倚,还算是中肯,便挥挥手叫他退下。

康熙又扫了其他皇子阿玛一眼,虽然八阿哥跃跃欲试,似乎也想说点什么,但是他却只当未见,开口道:“就这么定了,准七阿哥所奏,由和硕额驸曹颙暂代太仆寺卿一职!”

第304章 纷乱

对于天上掉下的“馅饼”,曹颙半点兴趣都没有。这被几个皇子暗中使劲、几个老尚书争来争去的缺掉到自己头上,这不是相当于自己“虎口夺食”么?

就算“夺下”的是“馅饼”,说不定也是石头馅的,吃着咯牙。

另外他还有些奇怪,虽说是抬旗,但是只能说是满洲旗人,汉人的身份没变,若是补缺,也是补汉官的缺,怎么如今康熙点了满员的缺落到自己头上?这位帝王的心中,不是向来对汉官颇为防范么?难道他对曹家的恩典,真让他心中没了满汉的芥蒂?

不管他做如何想,在三月十五大朝会后,经过康熙金口玉言钦点,曹颙委署太仆寺卿。

别以为是升官了,这“委署”就是“暂代”落实到文字上的说辞。只因多这两个字,曹颙的品级并没有升降。

可以说是和硕额驸曹颙“委署”太仆寺卿,穿一品补服;也可以说是四品道台“委署”太仆寺卿,仍是原品级不变。

不管曹颙愿不愿意,自散朝过后,便是一刻也不得歇。

按照规矩,像他这样的,虽然是“委署”官员,也要先往吏部办理些杂七杂八的手续,而后拿着吏部发出的公文上任。如今,却是管不得那些了。

康熙退朝后,想来这些王公百官也在屋子里闷坏了,三三两两的打箭厅出来。

众人望向曹颙的眼色却是各异,有微笑致意的,有幸灾乐祸的,有不阴不阳的。

箭厅门口,八阿哥与九阿哥虽然都带着笑模样,去给七阿哥道喜,但是望向曹颙的目光却有些森冷。

四阿哥因方才反对任命曹颙,虽不是冲着七阿哥的举荐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