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页)

很习惯,但也知道世情如此,不可能倡议什么奴隶解放宣言,只是尽力对自家下人好些而已。但是,她不解的朝那位老人家望去,面色黝黑,额上皱纹堆积,看过去比实际年纪还要苍老些,只是一个不会武功的普通人罢了,鲁伯伯把他送给自己做什么。郭芙转向鲁有脚,迷惑的问道:“鲁伯伯,您送个大活人给芙儿做什么啊?”

“可不是一个,而是四十六人。”鲁有脚纠正道:“芙儿,这位老先生可不是普通人啊。你不是想要找一个会制琉璃器的人吗?我在大名府办事时正巧听说李师傅是制琉璃器的高手,原先还有个琉璃器作坊,不过是被鞑子毁了作坊,全家也都充作奴隶,我让你高叔叔从鞑子军手上将他们买了回来,正好送于你。”鲁有脚口中所言的高叔叔乃是净衣派的七袋弟子,时常上岛传讯,郭芙与他也颇为相熟。她看向院中这老老少少的四十余人,看来鲁有脚是将整个作坊的人都买了回来,不禁苦笑,她不过想找人作套玻璃器皿,这可好,却让鲁有脚送了个琉璃作坊回来。却难得他这次不曾意气用事,倒还知道在鞑子境内,须是谨慎行事,出钱将人都买了回来,也罢,他们也算运气,送上桃花岛却不知比在鞑子手下朝不保夕的要好上多少倍了。郭芙甜甜谢过鲁有脚,黄蓉这才让人将李师傅一家都安排住下。

郭芙担心制作琉璃时的烟尘污染桃花岛环境,因而选在桃花岛东南面约一个时辰航程的一座无名小岛上建立琉璃作坊,她也懒惰,就将小岛命名为琉璃岛,从庄中拨了几个人手按着李师傅的要求,不过月余时间即在岛上建起琉璃作坊。彼时制作琉璃器具,往往是色彩越艳丽越好,以充抵玉器宝石等,是以,李师傅倒不曾做过无色透明的琉璃,不过,他按照郭芙要求,反复试验,将琉璃中杂质去除,费了两月功夫,果然将无色透明琉璃制了出来。而后再按她的设计图纸,不过几日功夫便制出了那套蒸馏器皿。

念着这琉璃作坊总不至于制出一套蒸馏器皿便将它废弃,况且还有李师傅与他的八个弟子也不好闲着,郭芙于是让他们制出更多的大块琉璃,将桃花岛上的窗纱全部换作透明琉璃,整个桃花岛内一片窗明几净,更有几处用得是彩色琉璃,灯光照耀下格外美丽,这叫黄蓉好生欢喜,夸赞女儿心思灵动,竟想到这么个好主意。然而,便是如此,也不过是费了月余功夫,李师傅他们又无事可作。

这日郭芙在窗中看见自己的倒影,却想起镜子不过是玻璃镀银制成,自己一直嫌铜镜照出来的人影总是模模糊糊,正好可以让他们制了玻璃镜出来。郭芙将镀银的方法教与李师傅,试了几次,终于制出明亮清晰的玻璃镜,当世之人何曾见过这般将人照得分毫可见的明镜,作坊众人俱都大为惊奇,李师傅尤其对郭芙极为佩服,言道自己做了一辈子琉璃器具,也不曾想出这般妙法,这样的明镜实是巧夺天工之物。郭芙被夸得满面通红,自己盗用了后人智慧,实是汗颜。

黄蓉见到制出的明镜不由大为惊叹,知是女儿郭芙所想出的方法,更是满心欢喜,对着明镜前前后后照了许久才平静。想黄蓉生得美丽动人,可她自己又何曾清楚见过自己的模样,况且女子爱美之心实为天性,乍见这明镜又怎能不动心。郭芙见到母亲模样,倒起了心思,打算开间铺子,专卖镜子等琉璃器皿,想必生意兴隆,而李师傅等人也有事可作。她将主意说与母亲听,黄蓉倒也认为是个好点子,只是,一则她年龄尚幼,二则又是女子,因而只许她在幕后操作,名面上就由庄中家仆出面经营。还有就是黄蓉认为以郭芙贪玩性情,多半是为了一时好玩,不一定有长性,只是她素来依着女儿心意,既然郭芙想要开店,那就由得她去玩闹,便是亏了也不打紧,反正桃花岛并不差这几个小钱。郭芙本就是顺便为李师傅等人的作品找个销路,她也不想被店铺杂事牵绊,因而也赞成。

郭芙初次创办店铺,极是兴奋,仅是店铺名便前前后后改了几回,最终定为“桃夭阁”,取自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同时暗喻出自桃花岛。铺子选定在扬州城内,该城繁华,多富商巨贾,以郭芙言语“目标市场广阔”,且交通便利,可自桃花岛乘船直入。整座店铺按着郭芙心意,装饰的富丽堂皇。又自岛上挑选了二男二女合四名年轻俊俏的机灵家仆,由郭芙亲自指导训练后为店员,老管家的儿子黄毅充作明面上的掌柜。

郭芙指点黄毅将明镜的装饰全部包给扬州城内最富盛名的“天一居”,每面镜子以金银珠宝镶点的璀璨非凡,而售价更是订的高得令人咋舌,一面巴掌大小的银镜,便要十两纹银,面庞大小的银镜,则价至百两,至于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