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2/4页)

们!你们竟敢上门来送死!”

孙策哈哈笑道:“上回放你一马!你不知悔过,这回我定饶不了你!”

樊能恼羞、难堪道:“我要你知道我的厉害!”然后,转脸对身边的于糜道:“此人武艺高强,单斗怕斗不蠃!我们人多,不如混战!”

于糜不服气道:“某纵横江东多年,倒要见识这个孙郎手段!”说完,纵马飞出。

孙策拍马迎了上来,两人战在一处。

战了七、八合,樊能见于糜抵挡不住,赶紧大喝一声,仗着人多,摧动大军冲上来。周瑜也挺枪大喝道:“众将士!杀!”跃马挺枪,直冲过去。士兵跟着他象潮水一般冲向敌阵。两股潮水交汇在一处,喊杀声、兵器的撞击声、惨叫声响成一片。孙策与于糜又战了几合,一枪将他挑下马来。周瑜挺枪直取樊能。两人战了七、八合,樊能见周瑜越战越勇,于糜又被枪挑下马,心里一慌,朝周瑜虚晃一枪,拖枪就跑。

周瑜追了一阵,见追不上,就不追了,他挥动长枪,连挑带捅,一连捅倒七、八个军士,边杀边对樊能的士兵们喊:“你们主将已逃!何不投降?”

樊能的士兵虽多于孙军,但孙军兵精将广,孙策、程普、韩当、黄盖、孙贲、陈武、周泰等人,都是以一当十的斗将,直杀得刘家军尸横遍地。再听得周瑜喊叫,都不敢死战,除了跑得快的,其余都跪地投降了。

孙策、周瑜令所有降兵,凡是愿降的,就录为军士,不愿降的,令自回家务农。一共有三千多降兵自愿从军,其余的二千多人都放了回去。

翌日,孙策、周瑜又领军攻打当利口。当利口守将张英闻得昨日横津口大败,不敢对阵,只守住要塞。孙策令将士攻打要塞。众将士在孙策、周瑜督战下,奋勇攻打。行军司马黄盖一马当先,率先攻进张英营垒,手起一鞭,将守将张英打死。其余士卒或降或散。当利口落入孙策手中。黄盖是荆州零陵人,字公覆。初为长沙郡郡吏。孙坚举义兵后,他跟从孙坚举兵,此后和程普等人跟随孙坚南征北战,多有战功。使两根铜鞭,勇不可当。

攻下当利口,孙策、周瑜催军直逼牛渚(今采石矶)。牛渚是当利口和横江口后的要塞。也是前面二要塞的大本营。该处的邸阁贮存不少粮谷、战具。守将为刘繇部将陈横。樊能战败后,也逃到此处。二将只守不战,共拒孙策。孙策、周瑜催军攻打,没半日,便攻下牛渚。陈横被孙策一枪刺死。樊能逃往刘繇曲阿老营,孙策、周瑜夺了牛渚,缴获无以计数的粮谷、战具。另有三千降卒自愿随军,孙策一并收下。

孙策连破两道防线、三个要塞,吓坏了驻在曲阿的杨州刺史刘繇。他赶紧统五万主力,前来迎击孙策。刘繇字正礼,东菜人,生于公卿世家。伯父刘宠,曾为汉太尉。兄长刘岱,曾为兖州刺史。此人少年依仗家族名望势力而得志,被举茂才,辟为司空椽,却并未上任,只在淮南避难。后杨州刺史张温为袁术所杀,董卓把持的朝庭下诏任刘繇为杨州刺史。他不敢赴寿春上任,便南渡大江,来曲阿来杨州刺史。其时曲阿为丹阳府治所,袁术派吴景、孙贲正驻曲阿。他将二人赶过江去。袁术大怒,便令吴景、孙贲攻打刘繇。刘繇也派樊能、张英在当利口等要塞抵挡。双方争战一年多,都未分胜负。闻听孙策受袁术之命过江助吴景等人,他不敢等闲视之,连连给横江口等要塞增兵,又在牛渚贮存大批粮食器具,自以为可拒孙策。岂料,不过数日,三道防线均已告攻破,孙策统兵长驱直入江东之地。他赶紧亲自领大军迎战,两军在神亭岭下相遇对峙。孙策军驻在岭北,刘繇军驻在岭南。刘繇人多,且以逸待劳,孙策、周瑜未敢轻进。双方各守一边对峙。

这天,孙策听人说神亭岭上有一光武庙,便想去庙中焚香参拜,与周瑜商议,周瑜称可。于是孙策带程普、黄盖等十三将上山,周瑜领吴景、孙贲、吕范守营。周瑜因与孙策关系,又带有三千士卒助孙策,所以,虽无官职,但受孙军上下敬重,在孙军中地位仅次于孙策。孙策也视之为副帅,大小事均与他一同商量。两人若一个外出,另一人必守营,以防军中无主。

孙策上山三个时辰后,前方巡逻的小兵来向周瑜报告,称神亭岭里有厮杀声,怕是主公有事。周瑜赶紧令吕范守住大营,自已点起二千兵,往神亭岭飞奔过去。

沿着喊杀声到了岭上,只见樊能领着一千兵马正在围攻孙策及十三将。而孙策正与敌方一员将对打。两人都弃了马。那将中等个,约三十来岁,长得眉清目秀,虎臂狼腰。看装束仅是个下级军官。手头拿着孙策的头盔,奋力朝孙策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