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 (第1/4页)
5:2003下半年至今,伊战的势如破竹曾经使油价短暂回到25美元这个皆大欢喜的价位,而活捉萨达姆之后,并没有如既往的经验般转身下跌,所有的分析家不约而同的嗅到了新的需求在暗自涌出:中国正在过热的经济增长对国际市场提出的巨大需求,伴随伊拉克民间武装的小股反抗,一举将油价推到5日7日的40美元重要心理底线,而今夜,2004年6月23日,在OPEC宣布7月1日增产,巴西增产,尼日利亚增产,委内瑞拉增产,卡塔尔新增探明储量等利多消息纷至沓来,仍然维持在交投活跃的37。45美元!
在所有官方媒体鼓吹的国际舞台的中国影响力中,中国市场对国际油价的左右是比较实在的一个。2003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全球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由中国贡献。而2003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新增的巨大需求在OPEC今年2月250万桶大幅限产的配合下,油价的上涨看来没有什么深奥的答案。我们耳熟能详这样的说法由于经济总量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权重,美国经济打个喷嚏,全世界跟着感冒。现在,至少在国际石油市场,中国的喷嚏比任何时候都要响亮,足以令所有的市场参与者置身流感之中,虽然自身也许要付出肺炎的代价。
40美元在以往的油价曲线图上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点。历史上每次需求上涨的压力最终都能够通过扩大供给得到消解。全球的政治力量容忍了OPEC这样的价格同盟存在,但是决不容忍40美元以上的油价拖累各国的经济。而这一次的40美元平台存在了100天之久,并且出现了这样几个意味深长的事件和数据:
一:截止今年5月,在31到40美元的价格区间,美国的石油进口不降反升,并且,没有如以往一样,有内阁级的官员对OPEC提出警告。
二:OPEC事实上停止了2000年开始运行的自动调节油价机制,而仅仅在6月4日才宣布从7月1日起,增产200万桶,8月1日起,再增产50万桶。这个增产措施并没有给油价提供平顺的下降通道,20天之后,油价依然盘桓在38美元附近。原因是,这个产量只是恢复到今年2月13日的水平,而2月12日的油价,已经高达33美元。
三:路透社援引摩根斯坦利的分析预告称:第二季度,全球经济继续保持明显的增长迹象。请注意,这个增长是在34到40美元的油价中实现的。
四: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信息产业和服务业的勃兴除了高增长,还具备低能耗的的特征。有数据证明,2003年美国的GDP每增长一美元所消耗的石油仅为1971年的50%。2003年石油进口占美国全部进口的3。77%,而1971年的数字是16%。
答案渐渐清晰了:世界的确在改变,全球经济对40美元的油价已经具备了初步免疫力!更具体的表述是:目前的高油价,并不是历史上经济下滑的先兆,而是良性增长提供的对限产,对复杂的中东局势,对中国喷嚏的承受能力。
由于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石化企业对国际油价上涨的调价效率远远高于对下跌的调价效率,因此,国际油价的起落将直接决定我们的汽车使用费用。那么,回到基本面上,试着分析一下下半年的国际油价。
首先,我们要确认40美元的油价是建立在基本面的基础上。是理性的。
其次,我们要澄清下半年潜在的供给增长,目前可知的大量供给包括:
一:如果移交政权顺利,全球第二大产油国伊拉克将重返国际市场,伊拉克已探明的储量为112亿桶,战前平均日产250万桶。
二:伊朗对外资开放16个油田,预计今年10月开始产出原油。
三:OPEC闲置产能数字惊人,其中沙特闲置日产100万桶,这意味着只要需要,沙特可以立即启动日产1000万桶的生产能力,完全可以起到决定性的平抑油价的作用。
假如这三个因素全部奏效,那么40美元的油价是维持不住的。
但是悲观的声音往往更显深刻:
一:伊拉克新政府的执政能力被严重质疑。
目前,美军控制着伊拉克全部22个油区的1800个油井,而六月底美军撤出之后。旧政权的残余势力,少数民族武装,此起彼伏的遍地英雄和新政府的对抗无论如何不能过低估计,油井安全,输油管道的安全,等等,都对新政府的公信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严峻挑战,伊拉克能否重返国际市场还是一个不小的悬念。而复杂的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