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2/4页)

然是他的伯父,当年甫出生时便被前任方丈带回少林收为弟子,说是与佛有缘,自幼在少林长大,后来接任方丈一位。而到了文天祥这一辈,家中仅他一个独子,偏生自小体弱,无妄禅师才将他带入少林,以易筋经为他洗经伐髓,习武健体。不过他要延续宗嗣,自然不可能出家,只是俗家弟子,到十六岁上便出了少林。

郭芙顽皮笑道:“失敬、失敬,竟然是无妄禅师的亲传弟子,难怪总觉得你出尘脱俗,原来是隐在俗世的高僧。”文天祥只温文一笑,未有答话。赵祺却笑道:“他可不能算是高僧,成家立业一样不差,最多是个酒肉和尚。”

郭芙有些讶异,转念一想,文天祥已二十余许,自然是有家室了,因而含笑说道:“相交如此之久,还未见过文家嫂子哩。不知如何美丽端庄,让宋瑞兄如此宝贝,恐是怕我们太粗野吓着了嫂子么?”

文天祥见她有意调笑,摇头苦笑道:“拙荆身子不好,一直在家乡未曾随我赴京,所以未曾介绍你认识。”看着郭芙巧笑盈盈的模样,他想起尚在家乡的妻子,神色未免有些黯然,当年下山后,自己便奉父母之命迎娶了表妹为妻,后来入京赶考,中举赴任,已多年未曾回过家乡,仅从书信中知道些家中消息,此时仔细回忆,竟连妻子的容貌都有几分模糊,不免有几分慨然。

“那可真是可惜了。”郭芙见文天祥神色黯然,便转移话题,询问起他所练的鹤形拳来。杨过对文天祥的武艺也颇为感兴趣,赵祺虽不通武艺,但也兴致勃勃的加入讨论,不时插上两句似是而非的见解,惹来郭芙大笑。

少林功夫注重基本功,一招一式皆都严谨有度,文天祥天资过人,且自幼以易筋经洗经伐髓,刻苦修炼才有此成就,他对杨过、郭芙如此年少却武艺超群更是惊讶,尤其两人双剑合璧,剑式古怪,竟能逼退武功绝伦的金轮法王,不由大为赞叹,直是“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

杨过也不隐瞒,将玉女心经双剑合璧的奥妙说与他听。郭芙言道此次虽然仗着剑法精妙,一时吓退金轮法王,然而待他回去细思破解之法,下次相遇时恐怕就不能再以此难住他了。单说达尔巴那般以力破巧,仗着蛮力强攻,两人就应对艰难,若非文天祥及时赶到,两人只怕真要落在金轮法王手上了。她不由恨恨道这老秃驴武功已至五绝之列,偏生人品下流,竟好意思与他们这些小辈计较,只是武学一道绝无取巧,一时之间也想不到什么办法对付他,只得作罢。

一路上杨过郭芙以《九阴真经》中的武学与文天祥相探讨。须知武林中人虽然豪爽,但武学门户之见甚深,往往于自家武学珍而重之,决不会似杨过郭芙这般,将《九阴真经》中的精要不假掩饰的说与旁人。他们两个,杨过是桀骜放旷,不以所谓门户为意,而郭芙更是不在乎什么秘笈珍藏,既已认定文天祥为知交,便毫无隐瞒。文天祥自知当年武林中为争夺《九阴真经》而引起的血雨腥风,见他们真心相待,心中甚是感动,亦将自己少林武学心得体会悉数说与二人。杨过郭芙二人走的是道家武学的路子,而文天祥所学少林功夫乃是佛家路数,彼此相互映证,却也触类旁通,大有得益。

一行人匆匆赶到大胜关陆家庄,不料郭靖夫妇已领着天下群豪赶往襄阳相助守城去了,只留下口信让杨过郭芙自行赶去回合。杨郭二人因而与赵祺一行告别,赵祺甚是惊讶:“蒙古大军果真南下?为何我在京中竟未听到半点消息?他们前番攻取四川受挫,我朝取得鄂州大捷,蒙古人今年怎么还敢来?”

“鄂州大捷,哼,”郭芙冷笑数声,道:“果真是鄂州大捷么?前番蒙古攻略鄂州,贾似道初时不敢派兵救援,一味求和,若非左丞相吴潜死守鄂州,军士上下用命,四川一带早已落入蒙人手中。当时进攻四川一带的西路蒙古军战败,而蒙古大汗蒙哥在进攻四川合州钓鱼城时中箭受伤,病发而死,蒙古贵族内部发生权力之争,留在后方的王室趁机自立为大汗。忽必烈为了争夺汗位,起兵北还。这本是趁势追击的大好机会。可贾似道明知蒙古军即将撤走,偏偏又主动去求和,忽必烈正欲撤兵,乐得占个大便宜,就与贾似道签订了议和条约,要我大宋每年输纳大量钱物,这才带兵北还。”郭芙越说越气,这些消息乃是丐帮子弟察得,她从母亲黄蓉处知晓这些真实战报,朝廷众人被贾似道以欺上瞒下手段骗过,反而以为他是救国英雄。

赵祺大惊,“不是贾国舅将蒙古大军击败的么?”

“哼,那个蟋蟀宰相知道统兵布阵么?他要是能打败蒙古大军,我大宋早已还都汴京。”郭芙亲眼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