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3/4页)

边……”宇文毓神色平静,慢慢说道。“以哥哥的为人,素日里应该在殿前军收买了不少人心,何况你还怕本宫弹压不住区区几个嫔妃?至于接替你的人选嘛,本宫觉得你可以推荐靳汨。”发簪上悬着的流利珠轻轻撞击出清冽的声音,“放心吧,皇上那里,本宫会帮你说……”

猎猎风总旌旗飘摇,盔明甲亮的千军万马浩浩荡荡一望无际。我第一次参加征仪,眼见声势浩大的军队,我莫名激动,心狂跳几下,不由自主的微笑。李君宇主持的仪式向来无可挑剔。戎装的宇文毓在阵列的最前面,英姿飒爽,他通过右相宇文方及其亲随的大力保奏和我的保荐得以担任此次的主帅,我对宇文毓的城府和才能一向很有信心,相信他在军中很快能树立自己的威望。他的目光坚定,好象能明白我的心思,轻轻点了点头。宇文毓在李君宇和我面前叩礼,李君宇说了些勉励的话,我将手放在他肩头,无比坚决地说:“一定要回来。”宇文毓明白我的话外之音——无论战果如何,一定要活着回来,只要活着,我就会想办法保住他,日后他才能保护我。他深深一拜:“臣一定不负所托,得胜归来!”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请勿转载!

第3章外戚]

祥庆七年,刚过完新年不久,天气不但没有逐渐开暖的迹象,反而全国各地天气持续酷寒,不少地方连续十几天的大雪不止,冻坏了田地里的庄稼蔬菜,压毁了农民的茅舍房屋,雪灾由此引起的人畜死亡不计其数,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纷纷拥向京师等较富庶或者雪灾较轻的地方,沿途又冻死饿死不少。各地灾情的报急书函雪片似的飞到朝堂之上。因要支付西南战事的军饷,又要拨银两发往各地赈灾,国库一时颇为吃紧。突如其来的事端让李君宇陷入了新一轮的忙碌,连续数日在御书房与群臣商议筹款之事。敬事房奉上的嫔妃侍寝的牌子更是连着叫去。皇帝如此忙碌,我也不得清闲,每日带着亚兰,捧着精心准备好的各色茶点,穿过长长的回廊,送到御书房去,陪伴在他身边,偶尔也会提一些意见和看法。

这一日,进去的时候,李君宇正在看新上的奏折,神色凝重忧虑。“三郎,怎么了?”我抖了抖斗篷,大红羽缎上的雪花飘落下来,早有宫女上前帮我卸下来,“可是有什么忧心的事情?”我巧笑着走到御案边。“是有一件事情,朕还不能下决定。”李君宇展颜笑道,“这是给事中乔安世上的折子,你看看。”说着将手中的奏折递给我,我接过一看,心里头立刻明白了。“乔大人的意思,是想朝廷从勋臣手中收回一些土地来,由朝廷重新划分用来安置流民?”我心里惴惴,问道。彼时,朝廷内外皇族贵戚达官显要或因赏赐或因世代累积,大都占地颇广,且位置都在气候良好的富庶之地,而他们所有的土地一概自行由其荫附者耕种,所得不需向朝廷交纳税赋,虽然朝廷也给官员颁发俸禄,但是毕竟有限,而庄园之利却不可小觑。宇文家亦是如此,只是或多或少而已。“是的。”李君宇肯定地说,“乔安世的折子,就是要朝廷收回功臣贵戚手中的部分土地,重新丈量、划定,再平均分与流民,税收之利便从此收归朝廷了。”这样做,不仅可以大大地充实国库解决眼下燃眉之疾,更可以加强中央的控制力量,削弱世族贵戚的实力,只是这些豪门未必肯甘愿。心里暗自佩服这个乔安世,忽然想到李君宇对我提及此事目的何在,不禁胸口一滞。雕龙錾金烛台上的蜡烛在白天也依然燃烧着,绡金羽帘半卷起,外面的天气阴沉,过于暗淡的光线,显得大殿里的人影都看不清楚。一阵风吹过御案上的折子,上用的贡宣软白细蜜,声音也是极微的,两个人都静默着,只有铜漏里“泠”的一声,我的手却渐渐冷了,极慢地把折子放在御案上,指尖仿佛失了热力,他于我也有这样的算计。“只是这样做,宇文家的利益也未免要受损。”李君宇笑道,口气虽然轻松,却让人难免有话外之音的疑惑。我心里一惊,谨慎地答应道:“宇文家向来受恩深重,苦于无以相报。三郎若真有此意,臣妾的父兄理当身为表率,区区金银之利,又有何不舍?”“月华不愧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处处以天下为念。朕得妻如此,夫复何求!”李君宇从御案后步出,牵住我的手,感叹道。我无可奈何地报以微笑,转身从亚兰手上端过一盏银耳松子花茶,“三郎,连日操劳国事十分辛苦,这是月华亲手做的银耳松子花茶,尝尝看。”李君宇伸手过来,“朕就是再怎么辛苦,也有月华日夜陪伴身旁,为朕洗手做羹汤,幸甚,幸甚。”触及我的指尖,忽然拉着我的手,只觉得那十指温凉如玉,忍不住捏了捏,“你的手怎么这么凉?”“没什么,可能是近日天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