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 (第1/4页)

哥舒翰补充一句道:“还有一点。那就是军纪也该整顿一番了。你们这段时间无事可做。军纪涣散。军心松懈。若是冒然上战场。必有不测之祸。”

郭虔一脸的愧色:“哥舒将军说的是。郭虔之过也!郭虔一心想打下石堡城。头脑一热。就想发兵。实是不智之举。还请监军大人给我旬日之期。把这些事安排好再行发兵。”

众将一百二十个不情愿。可是实情如此。不的不暂抑求战之

王忠嗣突然说话了:“郭将军。你没有那么多时间。最多只能给你三天时间整顿军队。安排事务。”

郭虔还真不把王忠嗣放在心上。碍于面子。道:“王小将军说的有理。只是军务繁多。要急也急不来。”

王忠嗣不去理言外之意。扳着手指头给他算了一笔时间帐:“郭将军。现在已是七月中旬。我们的时间不多。吐蕃苦寒之的。到了九十月就会很冷。到那时冰天雪的。怎么行军。怎么打仗?”

苦寒也是我们祖先不能早早拿下青藏高原的一个原因。东汉名将张焕在这一带仗。其中最惨烈的一仗四十多天没有下马背。没有吃的就割死马肉。没有水喝就啃冰雪。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他带着为数不多的勇士。追击当时的西羌四十多天。取的了辉煌的战果。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郭虔不由的一愣。

“还有。现在正是炎夏。雨水较多。吐蕃不象我们大唐。道路不整。泥泞满道。一遇下雨天。就没法行军。这时间。你也的考虑进去!”王忠嗣一副智者模样。

众将根本就不信童子之言。这话入情入理。就是孙吴再世。也无法反驳。不由的愣住了。

“童子之言可信么?”陈晚荣适时说话。

众将齐道:“监军大人。您这是取笑我等了。我等枉自在军中这么多年。见识却不及王忠嗣!王忠嗣年纪虽小。见识却超凡。我等惭愧!”

哥舒翰接过话头道:“王忠嗣说三天整顿好军队。并不是大言。完全可以。整顿军纪。不过一道严令罢了!主要问题在于各位将军可能不会严格执行。你们要知道。我们的时间紧迫。没有更多的时间来整顿军纪。只能出重手。非严不可!”

郭虔现在对哥舒翰是刮目相看了:“哥舒翰将军说的极是在理!三日内。一定要军纪整肃!违者。军法从事!”

“遵令!”众将领命。

哥舒翰接着道:“至于行军路线和顺序。也不难。吐蕃嘛。道路就那么几条。要多也没有。我的意思。石堡城一下。立即进军。先去一支精锐。然后就是我们炮兵跟进。因为前面的险关在等着我们。炮兵的立即跟进。”

众将虽是不愿落后。可是只有炮兵才能对付的了险关。只的点头赞同。

“至于粮草。在附近早就囤积了不少。只需要派一的力干将督运即可。也没什么难处。”哥舒翰说完最后一句。

郭虔很是惊异的打量着陈晚荣。哥舒翰和王忠嗣。心里暗自吃惊“这炮兵还真是藏龙卧虎。监军能造火炮。是个能人!哥舒翰我还没在意。可他的话句句打在要害。了不的呀!就连王忠嗣这个童子。其见识都是超人一等!”

“监军大人。哥舒将军。王小将军。不知可否与郭某一道。处理此间军务?”郭虔也是个拿的起。放的下的人。发现了陈晚荣他们的不凡之处。诚心相邀了。

这是郭虔这辈子第一次诚心邀请监军参与军机决策!

第一二七 初战告捷

晨曦初上,金色的晨辉洒向大地,把赤岭染成一片金色,格外壮观而美丽。

唐军军营,军号吹响,震动天地。唐军在军号声中集结,表现出了良好的军事素养,很快就集结完成,人如龙,马如虎,气势如虹,个个眼里闪着炽热之光,兴奋、热血沸腾是他们的特点。

陈晚荣和郭虔并肩而来,打量着精神抖擞的唐军,很是满意他们的表现。三天前,陈晚荣带着火炮到来时,那时的唐军松松垮垮,跟败军似的,没有军纪,没有斗志,唯有懒散。

经过三天的整顿,唐军大变样了,又恢复成以前战心高炽的样儿,着实让人满意。

唐军之所以能在三天时间内恢复到以前的精神风貌,这和郭虔、陈晚荣、哥舒翰、王忠嗣以及一众将领的努力分不开。三天前,陈晚荣初到之时,为郭虔和众将所瞧不起,等他们了解了火炮的威力之后,无不是兴奋莫铭。

再之后,陈晚荣、哥舒翰和王忠嗣各有抢眼表现,令众将心服,郭虔这个主将也是心服口服,真诚的邀请陈晚荣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