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 (第1/4页)

锦嬷嬷看了她一眼,缓缓说道:“老夫人应该还记得,秀玉本不是我们家生的奴才,乃是小时候卖身进府来伺候的,她的娘家人还是平民,住在老家的乡下。我追查了几日,发现原来她老家乡下的侄儿上京来了,就住在他们家,据说身上还有个秀才的功名,不过那肚子里的学问可就……八成是考不上举人的了!”

老夫人是个人精,听到这儿一下就明白了:“她娘家侄儿想要捐官?!”

锦嬷嬷便默默地点了点头。

捐官的做法,古来有之,不过以前捐来的官儿一般都是虚职,也不领薪俸,完全就是充门面好看的而已,朝廷也可以借机赚点儿外快。然而到了今朝,太后娘家人把持了朝政,这风起就逐渐变坏了,捐官儿的也有捐了实职的。这种用钱买来的官位,当官的本身没什么本事,上任之后又只想将捐官的钱收回来,甚至收回来了还不满足,还想要更多,这么恶性发展下去,整个朝廷可不就乱成了一团糟了?真正有才能的人不一定能当上官,当上官的人又有不少只懂得搜刮民脂民膏,如今这天下一日比一日更乱,皇帝年轻掌不了权,昭煜炵身为皇帝的亲信没少为此伤脑筋,老夫人也是知道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发

想要捐官,而且是捐有实职的官,所需的花费乃是虚职的官衔的数倍,张嬷嬷就算是老夫人的亲信,平日里打赏不少,她丈夫即便掌管着一个极赚钱的大铺子,但两夫妻毕竟还是拿着将军府的月俸生活的,怎么可能拿得出那么大笔钱来?张嬷嬷的娘家人都在乡下,更加不可能有多少积蓄,想要给她的侄子捐官,想想还真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所以张嬷嬷一家子就打算用一次充好的方式,偷天换日去为自己谋私利吗?

老夫人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沉吟不语。

锦嬷嬷看了看她,又道:“老夫人,其实以我跟秀玉的情分,这话不应当由我来说。可我跟老夫人更是一场主仆,没道理秀玉做错了事情我还帮着她隐瞒您的。如今这件事情还没闹大,您如今既知道了,好生训斥她一番,让她收敛、改正了也就是了,相信她也从未有过背叛您的心思,这事儿就这么让它过去吧。”

老夫人听了她的话,叹了口气,抬眼看了看她,说道:“锦玉,我知道你是个好的,忠心耿耿,又念旧情,心地好,愿意帮人说话。可这件事情没那么简单。如果他们真的动了捐官的心思,而又因此而想敛财的话,光是在茶叶铺子那儿做手脚还是不够的。我觉得秀玉这事儿绝没有这么简单,我还需要仔细查查才行。”

锦嬷嬷听了,心中也不知是什么滋味儿。她了解老夫人。那是真的聪明绝顶,就算年纪大了也不见任何迟缓,反而因为阅历的增加而愈发老练周到。张嬷嬷的事情,她能查的都已经查了,如果老夫人认为还有问题,那想必就是更加严重的事件了,万一真的被查了出来,张嬷嬷怕是会大事不妙。然而她也不能再多说什么,各人有各人的命。她能做的都做了,至于后果如何已经不是她一个下人能够决定的,如今就只看老夫人想要如何处理吧。

于是她便笑了笑,说道:“老夫人一向英明,这些事情小的是不明白的,您这样决定必定有您的道理。”

老夫人也笑了。又叹了口气道:“人哪,个个都有各个的想法,这其实也没什么不对。只是我既身为这将军府的老封君,自然要为这个家着想,只要不是背叛,我有什么容不下的?”

锦嬷嬷听了。心中不由一寒。

老夫人是个重规矩的人,也就是说。她其实是个最看重忠诚的人。底下人什么都好说,贪点儿财图点儿小便宜都好,只要不太过分,她都会睁只眼闭只眼地过去,不会过分追究。但若是碰上背叛,也绝对不要指望老夫人会念在往日的情分上开一面,在老夫人心里。什么情分都没有“规矩”二字重要。

这时,院子里传来说话声。却是张嬷嬷在画屏那儿帮她弄完了络子,又回到了老夫人这儿。老夫人和锦嬷嬷对视了一眼,便让人进门来了,总是这么避忌着人密谈,少不得会打草惊蛇,老夫人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张嬷嬷进了房,见老夫人和锦嬷嬷有说有笑的,神情自然,跟往日并无太大区别,心中不禁便多了几分疑惑。若是没什么事,为何要将人都赶了出去以后关起门来说悄悄话?既然有重要的事情连自己和锦绣等人都不能听的,为何这会儿气氛又会如此轻松?她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着意刺探了几句却探不到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