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看,元媛笑道:“哪有那么快,怎么着也要十几日,方能长出来呢。”

虽然这样说,但元媛也是忍不住天天看着,只不过等来等去,却也不见那地瓜有动静,众人便多泄了气,只有浣娘芳草每日仍去看几次。

这日午间,元媛正听苏以向她汇报各处的情况,待听说水渠粪肥等物都已弄好了,当无后顾之忧,乌拉人接过了地,也多上手的时侯,她便松了口气,问苏以道:“以你看来,这些乌拉人种地的本事如何?”

苏以笑道:“姑娘不用担心,他们说自己会种地,倒不是夸张之语,我那个修水渠的朋友就极会务农,因六十顷地里,只有二十顷谷子是清明后便可以种的,其它的稻田都要等到立夏前后才能开始插秧。因我便只派了一百多个乌拉人住在那附近,种二十顷谷子,据我那友人说,只看他们耕地播种,都是极好的把式,让我放心呢。”

元媛点头,又想起一事,便道:“先前那些佃户连耕牛也带走了,如今这些牛都是我们买来给乌拉人用的,你便告诉他们,这些牛就给他们了,让他们好好养着,日后下了小牛或是老了走不动要卖,都让他们随意,卖的钱也是他们的,究竟我们也不会养这些东西,后院养牲畜的地方也不够大,白白要来干什么?乌拉人很会放牧,你给了他他自然尽心侍弄,一来我们放心,二来乐的施恩,让他们尽心尽力帮着咱们。”

苏以连声应是。两人又说了几句话,苏以便起身告辞了,元媛这里只觉口干,拿起茶杯刚要喝水,就听后面一叠声的叫起来:“姑娘,发了,发了……”话音未落,浣娘和芳草便兴奋的疾走进来。

“什么发了?”元媛放下茶杯站起身,刚问了一句就被浣娘拉住手拽着走,一边听她欢喜叫道:“是那个……那个叫做地瓜的东西,发芽了……我刚刚看到的,才从土里钻出的小芽儿,哎呀绿绿的别提多惹人爱了。”

元媛听说是地瓜发芽,也十分兴奋,连忙来到后院耳房中,果然,就见炕上那个木箱子里,已经有了点点绿意。,一小簇一小簇的挨在一起,十分可爱。

元媛合掌念了声佛,这是她来古代以后学会的动作。此时,后院的婆子媳妇们听说了,也多过来围看,叽叽喳喳笑闹着谈论了一回,才各自回去。

此后倒是没什么事情可做了,不过每日做两回针线,看看地瓜芽,后院的土豆也慢慢发出芽来,众人起先还当稀罕物看着,到后来,也就不以为奇了。

却说这一日,天上淅淅沥沥下起雨来,春雨贵如油。下人们多在廊下看雨,浣娘笑道:“姑娘,这雨来的真及时,老天保佑今年风调雨顺,农民们有个好年成,咱们也能多打些粮食多卖些钱。”

元媛也笑道:“是啊,老天保佑今年风调雨顺,让我顺利交了差就好。”她想起前些日子给王府写信,把佃户集体辞工的事情详细禀明白了。直到昨日才收到王府回信,大大的夸奖了她一番,还千叮万嘱要好好待那些乌拉人,许他们从此后便在此落地生根,可以给他们建个私塾,请个先生,让他们的孩子都可以读书,将来便在大宁国世世代代生活下去。以后那些佃户再要反悔回来,也不必接纳。等等事情说了很多。

元媛看后十分高兴,便道:还是王府想的周到,我竟忘了给他们建私塾。”说完却听那随信来的婆子说:“这是小王爷的主意,姑娘去信的时候,小王爷正在王妃跟前,看了这信,也说姑娘甚会用人,然后就提出了这个建议。小王爷还说,得闲儿要来庄上玩两天呢。”

第 三十二 章

元媛由此对那萧云轩倒生出几丝好感,这人能为乌拉人的孩子着想,以他的富贵之身来说,已经算是十分难得了。不过听到他那隐有暗示的话,心中却不大愿意,暗道你来干什么?意思是要见我吗?你把一个身体柔弱软懦可欺的小妾丢在这里三年不管不问,她都死过几回了,如今见她能干了,或许不像你想象的那样贪婪可憎,便又忍不住想要来会她,接她进府了吗?还自觉这是天大的恩赐似的,真真可笑之极。

然而心中无论怎么愤慨,却也知道这是古代,女人的地位就是如此低下。不过她也做好了打算,万一那小王爷真的过来,自己也要称病不出,最好能给他一个自己欲擒故纵的印象,那么以这小王爷的身份和清高性子,必定会瞧不起自己,那时拂袖而去,之后便不会再来纠缠了。

一阵嬉笑声拉回了元媛的神思,抬头一看,原来是几个孩子手拉着手在院里接雨踩水玩,伴着咯咯的银铃般笑声。

廊下站着的一个媳妇便道:“这些孩子也太淘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