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3/4页)

菲特是如何深入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呢?

由于报道水门事件而声名大振的鲍伯·伍德沃德有一次问巴菲特应该如何分析股票,巴菲特是这样回答他的,投资分析就像如何写出一篇新闻报道一样。巴菲特告诉他想象一下他被分派写一篇关于他自己就职的《华盛顿邮报》的深度报道文章。他为此要询问很多问题,挖掘出很多事实,他会深入了解这家传媒企业,投资分析就是这样。

我把巴菲特深入了解、真正弄懂一家上市公司的方法归纳为三种:一是多读,二是多问,三是多摸。

多读:年报自有黄金屋

巴菲特深入了解、真正弄懂一家上市公司的方法是:多读。

有个记者采访巴菲特时问:“您工作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什么?”

巴菲特说:“我的工作是阅读。”

巴菲特读的东西主要是什么呢?上市公司年报。

巴菲特阅读最多的是企业的财务报告:“我阅读我所关注的公司年报,同时我也阅读它的竞争对手的年报,这些是我最主要的阅读材料。”①

第四章 知己知彼(13)

“你应该找到这家公司的大量年报,以及最近5~10年间所有关于这家公司的文章,深入钻研,让你自己沉浸于其中。”

巴菲特就是这样读年报的。他在1988年决定投资可口可乐之前,阅读了可口可乐自1896年以来的所有年报,也就是说他阅读了可口可乐过去92年的所有年报。巴菲特一直保持着阅读公司年报的爱好。在他的办公室里没有股票行情机,但档案室里有188个抽屉里装满了上市公司年报。

巴菲特的阅读量非常惊人。他大脑里储存着美国270 000家上市公司几十年来数量令人难以置信的上市公司年报信息,而且他不断输入这些公司最新公布的年报信息。2007年10月,巴菲特第二次来到中国,在接受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独家专访时,记者问:“道听途说您一年看1万多份年报,真的吗?”巴菲特说:“读年报像其他人读报纸一样,每年我都读成千上万份,我不知道我读了多少,不过像中石油,我读了2002年4月的年报,而且又读了2003年的年报,然后我决定投资5亿美元给中石油,我仅仅根据我读的年报,而没有见过管理层,也没有见过分析家的报告,但是它的年报非常通俗易懂,是一个很好的投资。”

年报都是上市公司提供的,那么这些年报上的公开信息都是真实、完整、齐全的吗?巴菲特重视阅读年报,但从不轻易相信年报:“我看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大部分是不公开的)的态度,与我看待冰山一样(大部分隐藏在水面以下)。”②

什么意思呢?大家知道冰山大部分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信息,从数量上看,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重要信息是不公开的。从质量上看,披露出来的信息往往只是事实的一部分,不可能完全详细描述所有的事实,有很多东西年报中是不说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句古话叫:“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上市公司的年报等公开披露信息中说的只是上市公司一家之言,我们不能偏信,我们必须还得从其他渠道获取更多的信息。

多问:闲聊聊出大牛股

巴菲特深入了解、真正弄懂上市公司的第二种方法是:多聊。

巴菲特并不是一个只坐在办公室里阅读资料的书呆子,相反,他与各行各业的人士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他也经常参加各种会议,经常与外界进行交流。“当我读完公司的这些材料之后,会问问自己:我还有什么地方不知道却必须知道的东西?很多年前,我经常四处奔走,对这家公司的竞争对手、雇员等相关方面进行访谈……我一直不停地打听、询问有关情况。”

巴菲特会直接找人面对面进行交谈,但更多的时间是打电话。打电话又方便,又省时省钱。打电话是巴菲特除了阅读之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首先,我会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然后我就坐下来阅读资料。接下来我会打电话聊上几个小时。下班后我回到家里继续阅读。晚上我还会打些电话。”

事实上,专业投资人员总是不停地给公司打电话,业余投资者却很少这样做。他们可能以为自己只是小股民,上市公司都是大公司,自己打过去也没人理的,最多不过是应付一下。其实,如果投资者想了解关于上市公司的一些具体问题,就可以给董事会秘书或证券部打电话,公司年报上有电话,你在股票软件上按一下F10也能在公司概况上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