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部分 (第2/4页)

那些受宠的公主,都不遑多让。

而说起来,从景兴末年开始,公主府这边就不算太平,很是经历了几次风波。

这次吧,麻烦不算大,也动摇不了公主府的根基,但却也够让人窝心的。

因为公主府名下的两处酒楼,用掺水的好酒待客,还让人当场捉住,一下子,两处酒楼就关了门儿。

这不像后世,别说酒里掺点水了,就算掺点别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没喝出毛病来,也没人会当回事儿。

但这个年头不成,商家最讲的还是信誉,尤其是座商,信誉没了,其他什么也就都随之而去了。

两家酒楼,对于公主府来说,九牛一毛,但这个名声,实在不好听。

好在,没什么人敢在这个上面,诋毁公主府,因为就算是公主府的产业,明面上,也绝对不会牵涉到公主府。

这是天子脚下,一个不算规矩的规矩,各家府邸都不算干净,朝廷默许了的生存之道。

这事说起来不算大,有点恶心也正常,总有些黑心黑肺的人作祟。

像靖佳公主听闻此事后,便没当一回事儿,只是让人稍稍查了查,就打算放下了。

没想到,这边儿还没眉目,麻烦接踵而至。

公主府名下一间田庄的管事,席卷庄子上的金银细软,逃了个无影无踪。

这是正经的公主府名下的产业。而且田庄还不小。又是皇家赐下。闹出丑事来,惊动的可就不是一个两个人了。

一查之下,靖佳大长公主恼了。

这位管事在庄子上呆了三年,零零碎碎贪了足有两三千两纹银不说,这一次潜逃,更卷走了田庄准备的赋银五千余两,牵涉到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

这就是十足的丑闻了,靖佳公主虽然大怒。但还是没有经官的心思,而是亲自进了一趟皇宫,把这事硬生生压了下来。

钱不多,却让靖佳公主难受了好久,但也警惕了起来,这两件事发生的时间太近了,查下来又都有点蹊跷,因为蛛丝马迹太少了,所以才蹊跷。

于是,公主府内很是整饬了一番。劳累加上心里面不痛快,靖佳公主还小病了一场。

晋国公府这边。慰问有加,宫内也有接二连三的恩旨下来。

但到了五六月间,靖佳公主挟一双儿女出游,偶遇文会,便多留了片刻,这在靖佳公主而言,太过平常,过后都未见能记得起来,见了什么人,说了些什么话。

但之后,京师就有了传闻,靖佳公主出游,参与了一次文会……

这都不算什么,也不过是正常套路,关于公主府中那位女主人,这样的传闻真的太多了。

文人们,嘴皮子一动,说不定只是远远的看到了公主的车驾,到了他们嘴里,就成了与公主殿下诗书唱达了。

但之后的传言,就变了味道,有人说起那次文会,便盛赞公主府的茗茶。

最终有人也许无心,也许有意的一句话,立马传遍长安,绝世之美人,饮绝世之香茗。

这时候,传言已经变了味道,许多人口耳相传,皆言公主府内的茗茶,连皇宫内院都比不上。

言外之意,公主府的茶叶,来自贡品中的极品,没进皇帝老子的口呢,先就要让公主尝一尝。

其实,世间又有几人能出入皇宫内院,尝到贵人们喝的香茶?

谣言这个东西,在长安并不少见,不过一旦受了操纵,痕迹还是很明显的。

这次传言也不例外,只不过恶毒之处在于,听到的,和传播谣言之人,都是一副倾慕之极的模样,夹在乱纷纷的朝野政争当中,并不起眼,杀伤力却还不小。

任由这么下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人在纷乱中跳出来,给公主府一下,顺便求一下清名。

但靖佳公主也不是好惹的,何况这次还留了心。

于是,陆敖被招到了公主府。

靖佳公主也没说别的,只是摆手让侍女捧上了几包茶饼,淡淡的说了一句,不知什么时候,什么人送到本宫府上,确实是贡茶中的极品。

也不知在府中茶房中放了多久,又有什么人动过,反正,非是宫内赐下之物。

这事不用多说什么了。

无论是陆敖,还是赵石,心里都有底,此事跟光禄寺脱不了干系。

光禄寺掌握着宫内贡品,所辖极为庞杂,下面的属衙也不是一个两个,从地方,到宫内,都有着一套完善的体系。

而大秦各地的贡物,也就随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