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部分 (第1/4页)

何稠听了大喜道:“陛下微臣一……一定能给你办……好。”

李重九摆了摆手道:“话先不要说得这么满,要知道疏通永济渠之事,朝野上下多有反对,当年武皇帝动员百万民役修永济渠,间接导致了河北民乱,以至于大隋最后失了天下。眼下战乱之后,我大赵在河北的根基远不如当年大隋,故而朕要疏通永济渠不能给你太多人手。”

何稠听了道:“微臣可以一段一段的修,永济渠就近郡县出民役就可以了,幽京出民役十万,河间出民役十万,信都出民役十万,清河出民役十万,武阳出民役十万,各服劳役两个月,如此平摊一下,微臣有把握十个月内疏通。”

李重九闻言笑道:“何爱卿,一个郡出十万民役两个月,不行,就算百姓不要生计干活,朕也给你找不出这么多人来。”

何稠闻言顿时犯难。李重九道:“朕决定调沿河郡兵帮忙,你挑选人手,再从各郡的民间招募河工,给与优厚的俸禄,告诉他们朝廷以后都养着他们了,凑齐两万人后,朕每个郡再给你派三万劳役,你给一段一段的疏通。”

“两万河工!”何稠变色。

李重九道:“百姓服劳役不过一时,怎么有专门从事河工的人,干事来得利索。出钱养着他们,也是朝廷来负担的,此事你有把握吗?若无把握,现在就说出,朕立即换人。”

何稠犹豫了一阵,当下跪下道:“陛下,微臣可以的!”

“好!”李重九龙颜大悦,当下将何稠扶起道:“朕立即下诏封你工部侍郎,正四品下,辖工部中水部。”

何稠听李重九这么说,当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陛……陛下!”

李重九道:“我将一国重任交托你,你万万莫要辜负,另外朕再给你挑选几名得力助手。”

何稠听了当下重重地点头。

随即李重九又召见温彦博问道:“今年各郡郡守考评,谁为甲等?”

温彦博道:“东莱郡郡守赵欣,北平郡郡守周博二人皆得甲等。”

李重九道:“立即拟旨,就言周博办事勤力,升任户部侍郎,正四品下,朕命他主事河道行台,统筹河间五郡河工,协助何稠疏通运河。”

温彦博讶然问道:“河道行台?此全无先例啊。”

李重九言道:“事有从权。”

温彦博的讶异是有理由的,行台又称为行尚书省,一般都是由尚书省大员,直辖地方数州数郡,不干涉政务,而总辖的军务。同样的例子还有行省,行省就是行中书省,元朝中书省权力最尊,故而中书省在各地设立行省,统筹政务军务。

河道行台,相对于尚书省的中台,以尚书省官员身份来统筹五郡河工之事。

ps:第二更了,求推荐票,还有这个月票很给力,第一次杀到这么靠前的位置,再求求,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前一点。

一切看在兄弟我两更的份上吧!拜谢!拜谢!(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仆二人

听闻李重九要设河道行台,温彦博道:“陛下设河道行台,又调动这么多民役,不知钱从何来,要知道今年用兵,国库已是打空了。”

李重九道:“这次攻陷洛阳,府库中缴获多有所得,可以将此清点了充作国库。”

温彦博点点头道:“不过河工之事一起,我们就没有余力出兵作战了,眼下李唐在川蜀厉兵秣马,随时要向萧铣进兵,这样我们就很难援助梁国了。”

李重九没有说话,温彦博上前一步道:“梁国距离我们太远,我军鞭长莫及,不如就让萧铣自处吧,我军还是全力收取山东为上。”

李重九道:“若是李唐破了梁,就会顺势直下江南,将势如破竹,以我之见萧铣就算不敌,也与李唐久峙耗住唐军的精力,只要江陵不失,唐军就不能下江南。”

“那陛下我们现在力有不足。”

李重九道:“朕此事自有主张,你暂不用担心。”

这时内侍言道:“陛下,李唐为清河陛下登基送来贺礼。”

李重九闻言微微讶然,温彦博道:“李渊此人竟有这般好心,恐怕必是什么……”

李重九道:“李渊登基为帝,处事还是有气度的,先看看再说。让李唐的使者在偏殿等朕。”

李重九当下前往偏殿,但见一名身穿李唐官服的男子,笔直站立在殿上。

李重九见了对方,不由微微惊讶。

对方听到足音当下转过身来,向李重九拱手言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