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 (第2/4页)

数魏郡丞所虑如何,但你身在其位,勤勤恳恳做事这是大家都看到的,就是为了百姓造福,这又有何不可,无论是爱名,还是爱民,你说对吗?”

魏征听了恍然言道:“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官一任当思造福一方,魏某就算爱名,但是只要一片为了百姓,为了社稷,何必在乎其他。上谷公一言真是令魏某恍然,真是惭愧。”

李重九听了哈哈大笑。

魏征揭开心结,当下言道:“如此魏某更要坚持己见了,私设酒坊,用粮为酒,乃是糟蹋粮仓,轻民生,而不设义仓,将来天灾,百姓必然受苦,故而无论为己还是为民,魏某都必须让上谷公,答允魏某的请求。”

李重九想了下言道:“魏郡丞说的有道理,以往不设义仓,乃是担忧囤粮不够,眼下我新破辽东,夺得粮食除了分给番人以外,足可支四万大军半年之用,军粮现已无忧了。既然如此,魏郡丞不妨将涿郡粮仓三分之二的米粮,用作义仓。至于三分之一米粮,用于平准籴粜之用。”

平准乃是稳定物价,而籴粜法则是,丰年官方买进米粮,灾年时卖出米粮。

此乃是战国时李悝在魏国所用,乃是起到护农抑商之用,打击囤积居奇,防止米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魏征听后跃然而起,抱拳言道:“就如此定了,上谷公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切不可反悔啊。”

李重九见魏征一副担心自己反悔的样子,当下哈哈笑道:“正所谓发财方可立品,换作以往缺粮时,我尚不敢如此答允,但眼下吾粮草济济,魏郡丞就放手去做吧!”

“诺!”魏征大声答允。(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

三月,关中,渭水河畔。

在一杆李字大旗之下,李渊身披重甲,按马于前,李建成着黑甲,李世民着赤甲,分立于左右,其余唐军大将如刘文静,刘弘基,窦琮、柴绍皆按马立于父子三人身后。

李渊持鞭远眺前方,突见渭水河畔,大军云集,旗帜遮天。

李渊脸色不由露出欣然之色,朗声大笑对左右言道:“吾儿来了。”

原来李渊听从了其女李芷婉的建议,令吕绍宗、韦义节、独孤怀恩,继续攻打河东。而李渊亲率精锐万余,渡过黄河,而李芷婉闻之消息后,令潘何仁继续围攻长安,自己率大军三万余北上迎接李渊。

李渊看到这支属于自己的大军,不由抚掌大笑。

大军行进烟尘滚滚,突然数百精骑从队伍中跃出,直奔李渊中军大帐而来。

李渊脖子伸得老长,突见一名穿着白甲的将领,骑马来到李渊面前下马。李渊神色一动,亦失去大将的笃定,当下按缰而起快行几步,翻身下马,二人皆是手牵缰绳,四目相对。

李芷婉但见自己女儿穿着铠甲,手按宝剑,说不出的英姿飒爽,顿时露出欣然之意,但见李芷婉当下拜下言道:“芷婉拜见父亲。”

李渊自从自己在晋阳宫将李重九罢官拿下后,李芷婉就私离家门,径直去了长安。李渊盛怒之下,当下不见李芷婉,李芷婉也不愿回晋阳。从此以后父女二人已是两年不见。

李渊长叹一口气,将李芷婉扶起。言道:“若非吾儿于关中兴兵,吾尚且不敢不顾河东屈突通。孤军率军渡过黄河,将来若是吾李家夺取天下,你就是李家的功臣。”

李芷婉听了一怔,李渊似乎十分高兴,仿佛父女之间没有这两年冷落一般。

李芷婉点了点头,却没觉得自己听父亲如此夸奖心中十分高兴,当下言道:“阿爹,我并不需要……”

“吾儿憔悴了,我真是心疼啊!”李渊不等李芷婉话说完。长叹一声言道。

李芷婉听李渊这一言,当下眼眶一红,她为李家做的这么多,以一介女流统领大军,奔波辛苦,历经艰险。事实上,就为了得到父亲这一句关心,这只是女儿家一点小心思。

“三妹!”李建成上前,看着身后的大军。神采飞扬言道,“这么多的人马,足够我们拿下长安,将关中揽入手中的。若我李家夺取了长安,此功你不为第一,还能有谁?”

说到这里。李建成悄悄横了李世民一眼,李世民现在在军中威望甚高。他也有几分感到受到威胁。无论如何,就算是普通人家。一家三兄弟打小就算如何亲厚,也会有相互比较,竞争之心。

眼下李世民军功赫赫,又得众将爱戴,李建成作为世子,又作为兄弟,如何不嫉妒自己这位弟弟。同时身为世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